第一纺织网3月13日专稿(记者 martin报道):氨纶纤维、芳纶纤维系列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企业——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新材”),日前发布业绩快报,2016年度,泰和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5.8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1%,实现利润总额7660.8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23.3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7.77%。
泰和新材表示,2016年公司的芳纶业务发展相对较好,氨纶业务在市场的影响下业绩出现下滑。2016年,氨纶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产品价格在前三季度延续了上一年的下跌趋势,四季度在盈利压力及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回升,但年均售价同比降幅仍然超过20%。面对这种局面,泰和新材大力实施差别化策略,进一步细分应用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纽士达®氨纶业务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和产销率,产量、销量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在差别化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但受售价影响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间位芳纶方面,泰和新材的工作重点继续放在防护市场的开拓上。成立市场开发小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完善产业链条建设,防护用间位芳纶销量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工业过滤领域适当放弃低端市场,主推差异化品种,在市场与效益间取得了较好的均衡。在公司的努力下,泰美达®间位芳纶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平均售价稳步回升,经济效益同比提高。
第一纺织网记者此间了解到,近两年泰和新材主要产品氨纶的产销量稳中有升,但受氨纶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竞争加剧带来价格的大幅下降影响,公司的业绩受到影响出现连续下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速下滑收窄至1.11%,实现归母净利润5923万元,同比下降37.77%。
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此间表示,泰和新材的第一大主业是氨纶,近五年主营收入贡献占比均在70%以上,下游需求主要是纺织业的服装面料领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8月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市场开始出现小幅回暖迹象,管理者景气指数自7月份触底后快速回升至50荣枯线以上。与此同时,代表国内纺织品业缩影的中国柯桥纺织品景气指数也在2016年8月开启反弹趋势,企业订单环比增长,生产景气上涨,预计去年将有望延续这种小幅攀升回暖的态势,对上游包括氨纶在内的服装面料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郑闵钢谈到,近年来随着氨纶产能的快速扩大,氨纶行业总体供过于求,带来价格的快速下滑、行业利润大幅收缩。2016年氨纶行业整体呈现去库存化收效明显的特点,从一季度库存水平维持在70天左右持续下降至四季度末的30多天,并且仍在持续走低;2016年上半年氨纶开工负荷也持续走低,9月份受G20峰会部分氨纶企业停产影响负荷率降至地点,之后快速反弹,维持在90%附近。以常规产品氨纶40D的价格走势为例,2016年中最低点为28500元/吨,8月份后逐步缓慢回升,12月份以来反弹迅速、提价明显,2017年3月的价格已较最低点位涨幅达26%,较2017年年初上涨约18%。
郑闵钢认为,泰和新材的氨纶产品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降的市场局面下业绩贡献也出现连续下滑,2014-2016年氨纶40D的市场均价分别同比下滑0.9%、19.7%和22.5%,2014-2016年氨纶收入分别为12.76亿元、11.28亿元、10.94亿元(注:2016年氨纶收入数据为估算值,下同),同比分别下滑2.0%、11.6%、3.0%。
与此对应,泰和新材2014-2016氨纶产品的销量增速分别为-1.1%、10.1%和25.2%,产销量不断创出新高,开工负荷率保持较高位运转,与氨纶行业整体的低迷状态逆势而行,主要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注重氨纶产品的差异化策略(根据公司以往的信息披露,公司拥有舒适氨纶产能7000吨、医用氨纶5000吨),在细分应用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以不断加强。预计公司氨纶产品未来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产销增长态势。
此外,受氨纶供需格局和价格下滑的影响,泰和新材业绩在2016年已经筑底,2017年至今氨纶价格已较年初上涨接近20%,叠加一二季度的纺织原料业旺季因素,本次氨纶涨价周期仍将持续,或将在2017年底附近氨纶新建产能投产后逐步稳定,公司氨纶业务有望在本轮涨价周期中获得快速反弹,大幅增厚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