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4月5日消息(记者 martin 报道):挂牌新三板的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泉股份”)今天(4月5日)发布业绩公告称,2016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05%。
对于业绩下降,金泉股份解释称,2016年全年石油价格偏低,公司PET产品原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了10.83%,PET产品销售单价同比下降13.69%,所以虽然销量同比略有增长,但是整体PET销售收入还是下降了10.10%。公司另一产品聚苯硫醚纤维(PPS),2016年由于上游原料合成技术国产化日趋成熟,原料由进口转为国产为主,价格同比大幅下降23.32%,上游原料价格下降,带动了下游纤维价格也同比大幅下降20.56%,而公司2016年PPS产品销量同比基本持平,所以造成PPS产品整体销售下降19.87%。
金泉股份属于化学合成纤维制造业,主要产品为工业用基础纤维材料。公司有两大核心系列产品:(一)环保再生型彩色PET(涤纶)短纤维系列,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件;(二)纳米复合PPS(聚苯硫醚)纤维系列,主要应用于环保袋式除尘装备。公司的商业模式可概括为:公司通过整体产品链条的价值创新,给市场客户提供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项目整体方案,并销售有自主创新技术支撑的核心产品,实现公司收益。
2016年,金泉股份通过与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承担的《耐高温耐氧化聚苯硫醚(PPS)纳米复合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通过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审定,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获得省资助经费人民币800万元,及贷款贴息200万元。首期700万资助经费已到帐。
金泉股份为承担以上项目新建车间开工建设,订制了德国先进智能化纤维生产线,预计2017年5月到位,8月能结束安装调试。投产后占地面积、生产环节及用工数均有明显下降,并能在工艺改进、质量控制及产品个性化定制上有量级优势。
金泉股份经股东大会审批通过,拟对外投资成立一家新的智能装备公司,正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中。
金泉股份表示,涤纶短纤维行业2016年持续低迷,竞争加剧,去库存压力大。全年总产量约为1098万吨,全年销量约为1009万吨,超过去年900万吨的水平。价格全年呈曲折上涨趋势,到年底时达到峰值。但是行业内平均现金流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主要原因还是下游需求拉动不力,价格上涨也是因为原料成本上涨造成。
金泉股份是涤纶短纤的细分行业,主要从事汽车内饰纤维的生产,受大行业影响公司的盈利空间较前期下降,主要原因为:1、由于生产汽车内饰纤维厂家增多,导致竞争激烈;2、由于汽车内饰推行轻量化,单车耗用材料减少;3、PET原材料价格年内持续上涨,而客户受汽车价格下行的压力要求降价销售,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同时,聚苯硫醚纤维的目标市场是生产过滤火力发电、垃圾焚烧和生物质发电等行业排放烟气粉尘的滤袋原材料市场,随着国家积极实施燃煤锅炉烟尘排放的强制性减排措施出台,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上半年受国家调结构去产能政策影响,国内水泥与钢材产销不足,导致需求不足;下半年需求回暖,但由于国内原材料的缺乏导致公司产量不足,影响到公司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