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设计师特色各异的时装秀、“时尚与可穿戴技术之未来”论坛……正在举行的“2017时尚上海”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十六届环东华时尚周”热闹非凡,探讨时尚科创新方向的海派论坛、彰显时尚文化新内涵的海派博览、造就时尚服饰的海派秀场、引发时尚创意新源头的海派众创争相登场,流光溢彩。
如今“时尚之都”建设已经被列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作为百余年服装中心城市的上海,距离国际时尚之都还有多远?未来欲跻身国际时尚之都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SPCF)主任卞向阳26日接受记者采访,深入阐述了上海走向时尚之都面对的机遇和需要应对的挑战。
据了解,当下的上海,不仅涌现优秀的本地设计师和品牌,还吸引了众多中国著名品牌落户,全球最为知名的品牌服装亦争相上演最新产品秀。但是,卞向阳指出,和服饰时尚的消费侧相比,上海本土的服装供给侧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加强服装品牌建设、提高服装设计水平,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服饰文化修养。
业内人士指出,对服装业发展而言,相当的城市规模和人口,使上海拥有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基本消费人群,且具有无限潜能,是打开国内市场的最好路径。同时,上海本身拥有特色时尚文化,并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今,上海与时尚相关的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日益丰富,并致力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强大的时尚信息影响全球。
当下,上海市政府将服装业列为都市型产业,并积极扶持中小型创新企业;同时申城以“政府推动+消费驱动”的模式助力走向国际时尚之都,进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为成为世界的“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品牌之都”。
据了解,由东华大学、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发起成立的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致力于集聚时尚产业、构建时尚地标、打造时尚品牌、创新时尚产品、培养时尚高端人才、营造新时期时尚文化,开展与时尚城市、时尚产业相关的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时尚产业开放性服务平台。
该中心主任卞向阳指出,在迈向时尚之都的道路上,上海还需要应对诸多挑战。申城需要构建高端与国际对接、中端自主创新、低端扩大市场并普及时尚文化的合理市场结构,在不同市场层次扶持、建设不同等级的本土品牌和企业,以进一步促进纺织、轻工、商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及企业经营理念、模式的转变;同时不断提高城市的时尚影响力。
卞向阳同时认为,虽然,上海延续了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特性,继承了精致化、时尚化的大都市传统,但是本土时尚文化的特色不明显,缺乏对国际时尚文化及潮流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他指出,上海应构建文化输出桥梁,拓展时尚海外的辐射路径;继续吸引国际、国内的时尚企业落户上海,并推动本地设计师及时尚品牌成长,进而推动中国企业和品牌从上海走向世界,形成国际时尚的“中国品牌”和“上海品牌”。
上海的时尚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产业格局有待完善。卞向阳指出,上海需要理顺时尚产业公共管理途径,形成政府指导和扶持、行业组织和协会协调和控制、企业自主与合作的机制。在出台时尚产业发展纲要和政策指导性文件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时尚人才,提升本土人才的培养能力;并加强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加快从创意设计到时尚产品及消费的转化或者产业化进程。此外,上海应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扩大在中国和世界时尚界的影响力。
据了解,在第十六届环东华时尚周上,3位中国服装设计年度最高奖“金顶奖”得主武学凯、陈闻、刘勇均携带新作亮相:武学凯带领两位在国际国内崭露头角的青年设计师同场发布;陈闻将油画创作与牛仔面料紧密结合;刘勇既有对于林平的创意丝绸的时尚使用,又有自己对于流行的深刻理解。上海服装集团旗下户外服装品牌上海三由也首次通过“2017时尚上海”平台发布其最新一季新品。
卞向阳主任表示,较之那些已经拥有较高知名度和丰富资源的设计师,众多有才华但还处于创业阶段的设计师,更需要被资本方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关注,“2017时尚上海”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