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踏(02020-HK)可谓是风头正旺,上市十年,市值超过700亿港币,在国内运动品牌战场遥遥领先,总市值已超过李宁(02331-HK)、特步(01368-HK)、361度(01361-HK)三者市值之和。
而在欧亚大陆另一端,同样是运动品牌的Puma,未来却陷入一片迷雾之中,一边是极有可能将其卖掉的开云集团,一边是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合作的Rihanna……
同时,安踏有可能收购Puma的消息却被穿得沸沸扬扬,那么站在时代面前的安踏和Puma最终能携手同行吗?
从晋江到中国
1991年,丁家父子创立安踏鞋业,彼时,安踏还是晋江众多制鞋作坊中的一员。
如果9年之后丁世忠没有押上全部身家豪赌一场,那么此时,安踏将仍旧陷在晋江无数依靠代加工来维持盈利,在激烈竞争中苦苦求生存的制鞋企业之中。
1999年,安踏上半年的利润才400万元,丁世忠却排除万难,花80万元重金聘请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代言人,这样的花费是其利润的20%。
事实证明,丁世忠赌对了,2000年9月25日,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冠。那个夜晚是中国在国际乒乓球坛上征程的起步,是孔令辉的巅峰,也是安踏等待已久的机会。
此后,孔令辉 “我喜欢,我选择”的口号和阳光俊朗的形象便于安踏永远绑在了一起,安踏鞋一时大热,彻底走出了晋江鞋城,进入了大众视野。
因CBA而务实
2004年6月28日,李宁股票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李宁成为了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开盘当日,股价便上涨了8%。
李宁的上市,让安踏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也让其有了更深的危机感。如果说与孔令辉的合作使得安踏走出晋江,那么在2005年与CBA的合作,则稳固了安踏在中国的地位。
CBA的运动员习惯于穿国外品牌的运动鞋上场比赛,而安踏在专业运动鞋设计上确实有着长足的进步空间,这让丁世忠下定决心设计出高质量的运动鞋,让所有CBA运动员都穿上安踏鞋。
幸运的是,丁世忠成功了,安踏鞋的质量得到了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认可,至此,安踏才在中国体育品牌圈子里站稳脚步。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曾经CBA的考验成为了其最大的助力。
今年,正好是安踏上市10周年。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安踏的资产总额高达140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0亿港元左右,净利润超过24亿港元,总市值超过726亿港元。
安踏的股价整体走势亦十分稳健,今日的最高价涨至27.4港元,而同一时间今日李宁的股价已跌至6港元。李宁的股价在经历2007年、2010年的两个小高峰之后便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没有呈现出上涨趋势。2016年,李宁的净利润为7亿港元左右,仅为安踏的三分之一。
走向世界的计划
李宁品牌的建立是依靠其个人作为体育明星的知名度为基础的,这本是一个具有巨大优势的高起点,但是李宁却还是没有迈过市场变革的生死线。
安踏与李宁完全不同,丁世忠是从晋江鞋业堆里杀出来的狠将,他看过太多锣鼓喧天筹备又悄无声息消失的晋江鞋作坊、甚至是大企业。他深谙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他怕一不留神就会被市场淘汰。
而安踏的净利润可以不断上涨,赶超老大哥李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不断发展的理念。其实从安踏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其早已有着走出国门的野心。
2009年,安踏便斥资6亿港元从百丽手中接下FILA。FILA是意大利著名的运动品牌,以时尚运动风为主打。今年2月,安踏公布了2016年的年报,同时也公布收购韩国户外运动品牌Kolon。
如今,Puma和Rihanna的三年合约即将到期,不知Rihanna是否会继续给Puma带来无限的创意和流量。但事实是,自开云集团在2007年收购Puma后,Puma与其高端奢侈品发展方向一直不太符合,再加上Puma长期以来业绩平平,近年盈利情况好转,可以说是开云集团脱手的好时机。
而对于安踏来说,近年来在北美市场频频遇冷,销售额增长缓慢。反观Puma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北美市场有着超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若是双方合作,可谓是形式大好一片,就是不知道市场给不给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