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子商务冲击、百货渠道式微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鞋履企业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颓势之下,如何打破自身瓶颈找到突围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8月14日晚间,广州天创时尚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公司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9.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75.57%。
在女鞋行业普遍黯淡的发展现状下,有一家企业能做到净利润大涨实属不易。天创时尚方面表示,这主要归因于:一方面内部管理变革不断深化,调整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加强商品运营管理,提高商品的适销准确度,销售单价有所提高。
在百丽国际完成退市以后,归属于资本市场中纺织鞋服板块的时尚女鞋上市公司仅有四家,分别为星期六、达芙妮国际、千百度以及天创时尚。其中已发布财报并实现大幅盈利的天创时尚,实现如今业绩逆转,也经历了关店止痛、投身电商的过程。
净利大涨
资料显示,天创时尚旗下拥有四个女鞋品牌和一个女鞋代理品牌,分别为KISSCAT、ZSAZSAZSU、tigrisso、KissKitty及西班牙女鞋品牌Patricia。
与其他传统女鞋企业得以迅速扩张的路径一致,天创时尚早年也是采取多开门店、广泛铺点的发展战略。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所有品牌店铺数量共1909家,其中直营1244家,加盟665家。公司方面表示,围绕国内中心城市和重点商圈片区布局,与全国性连锁百货企业如香港新世界、百盛、大商、百联、万达、天虹、茂业、王府井等商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
翻阅天创时尚2016年财报发现,该公司较2015年末净减少店铺216家,相当于平均1.7天就关闭一家门店。事实上,近年来,不仅天创时尚,不少鞋履企业为了止损求生,都在纷纷大刀阔斧地关闭实体店铺。不久前宣布退市的“一代鞋王”百丽,在2015-2016财年之间,从原来“每两天开一家店”转变成“两天关一店”,甚至到后期变成一天关三店。
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大中华区联席合伙人王翀认为,随着网络销售份额不断增加,实体零售受到的冲击越发扩大,对于以传统百货为主要渠道的鞋履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半年,天创时尚的研发支出同比减少了三成,在服装行业专家马岗看来,天创业绩的增长或许是得益于门店数量和研发投入的减少,“算不上正常的业绩大涨”。
国内其他女鞋企业的同期营运数据依旧不甚乐观,达芙妮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0.2%,销售点数目净减少182家;2017年上半年,公司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0.7%,销售点数目净减少306家。
上月百丽国际以缩水六成的市值完成出售,也令人唏嘘不已。百丽、达芙妮这些曾经深受80后、90后消费者喜爱的鞋履品牌,如今正面临着大量关店的窘境,让人不禁疑惑传统女鞋企业到底怎么了?
艰难转身
罗兰罗格发布的一份消费者报告指出,非运动鞋类行业市场处于如日中天期与危机酝酿期的交界点:受消费需求快速更迭及百货渠道日渐式微的影响,传统老牌女鞋企业纷纷面临重大下滑困境,短期内扭转困难。
业内曾经有人把百丽的得失归因于门店的疯狂扩张,认为其“成也渠道,败也渠道”。而在马岗看来,没有一家企业是完全因为渠道而失败,归根到底是关乎整个企业的运行机制。“第一是产品的创新机制出现了问题,第二是传统企业往往做不到线上线下渠道的库存和款式实现共享。”
此外营销投入不足也是不少鞋企为人诟病之处,这同样也是国内整个服饰行业的痛点之一。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庄淳杰指出,二十至三十岁这个年龄层的服装市场(特别是女装)竞争激烈,一些外国服装制造商在营销上的投入显著,相反中国公司在营销上略显谨慎,部分品牌对营销的投入不足净销售额的2%-3%(如拉夏贝尔及海澜之家。
马岗认为,对于不少女鞋品牌来讲,营销做法显得过于保守,随着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变化,国内鞋履品牌依然沿用着老一套的宣传手法,例如找明星代言却只有在购物中心内投放广告,忽略了新媒体渠道。
尽管困难重重,从上述四家上市女鞋品牌的发展历程看来,不少公司还是在努力开拓除自身主业以外的多元化领域。6月27日,天创时尚发布公告宣布购买北京小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对于跨界并购,天创时尚表示,把小子科技纳入上市公司整体业务体系后,将构建“时尚+互联网”产业平台,相互促进业务发展。
另一家知名女鞋品牌千百度也同样收购了不少与自身主业无关的业务,2015年曾以约11.9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拥有超250年历史的英国著名玩具店哈姆雷斯,不久前还宣布收购伊顿国际教育45.78%股权。
跨界并购、多产业布局能否成为女鞋企业的救命稻草,抑或是成为主业的拖累,还有待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