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8月16日专稿(记者 martin 报道):8月中旬以来,沪深两市及港股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中报密集发布,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截止今天(8月16日)下午,已有34家纺织服装企业披露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7.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3.72亿元,截止今天收盘,34家纺织服装企业市值高达2653.97亿元。
第一纺织网记者注意到,无论市值还是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以安踏为代表的运动类品牌位居前矛,业内认为,运动鞋服领先企业业绩表现强劲表明行业热度不减,而作为各大运动品牌主要增长区域的大中华地区表现格外亮眼,而根据各大公司预测,2017年运动鞋服行业仍将维持较高增速,大中华地区仍为重要增长地区。
观察来看,2017年上半年,安踏营业收入73.2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鞋类收入33.87亿元,同比增长18.1%;服装收入36.85亿元,同比增长21.7%;配饰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业内认为,安踏旗下多个品牌销售的高速增长,尤其在二季度,安踏品牌及非安踏品牌的零售额遥遥领先行业,分别录得按年20-30%及50-60%的增长,自由现金流入增长151.1%至18.2亿元。
上半年,裕元集团累计经营收益净额44.48亿美元,去年同期42.8亿美元,增长3.93%。裕元集团旗下拥有耐克集团和阿迪达斯集团在中国主要经销商的本土运动服零售商及分销商——宝胜国际,上半年综合累计经营收益净额达95.15亿元,同比增长14.5%。
第一纺织网此间了解到,据业内人士介绍,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本土运动用品上市企业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但经营分化也在进一步加剧。从市场份额来看:1)Nike、Adidas近两年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提升;2)定位于大众市场的本土运动品牌中,安踏、李宁依靠渠道扩张及品牌竞争力强化,市场份额继续提升,相比之下,特步、361度、鸿星尔克、匹克等晋江品牌份额均有所下滑;3)中高端品牌例如NewBalance、Skechers等也对本土运动品牌份额形成挤压。
市值107.23亿元的李宁,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1.1%至人民币40亿元,其中,电商业务录得同比58.7%的强劲增长,并贡献了总收入的18.2%,对比去年上半年为12.8%。毛利率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7.7%。净利同比增长66.8%至1.89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2017年上半年录得830万元人民币的净财务收益,而去年同期则为6700万元人民币的净财务费用。
招银国际分析师胡永匡认为,经历了两年的快速开店之后,李宁宣布在2017财年开始,会净关店约100到200家门店(包括关闭约200家至300家低效率李宁店,新增100家李宁品牌的儿童店,但这不是一个担心,因为涉及以下几个原因:1)、尽管销售会因关店有所下滑,但很可能会削减亏损的商店而对利润有所提升,2)、公司会关闭小型店而转门大型店,所以总销售面积下降会较少;3)、从长远来看,线下的网络扩张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增长引擎已经转移到电商渠道。另一方面,经营成本上涨或会成为潜在担忧。
胡永匡分析,经过两年严格的成本控制,李宁从今年已经重新开始投资更多去发展品牌,并通过聘请更多的人才来提升设计能力,在香港成立了的新的南方设计团队,和原来北方的设计团队对产品作进一步的区域差异化,以应付新品牌(Danskin,李宁Young和Kids和弹簧标)以及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的需求,所以令人工成本由16财年上半年销售额的9.8%上升至17财年上半年的10.7%,令经营成本继续保持在43.1%,与上年同期的43.3%相约,尽管广告费用其实有所下降,由12.1%下降至去年同期的11.3%。为如果人工成本的保持在双位数的增长,预计2018财年的市场预期利润有下降的风险。
而在东方证券研究员施红梅认为,虽然今年以来纺织服装板块缺乏明显的亮点与催化剂,但不少白马龙头公司通过加快自身业务的调整、多品牌多品类扩充、渠道与模式更新迭代等各种方式寻求主业的进一步突破,7月份服饰零售同比增速环比明显改善,预计未来行业持续的结构性复苏与并购重组案例的活跃,将有利于提升纺织服装板块未来的吸引力。观察来看,国内品牌服饰消费进入多元化和个性化时代,年轻消费群体的代际切换,中产阶级对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逐步提升,市场呈现碎片化趋势,参考欧美成熟市场发展历程,近20年来不断涌现通过切分垂直领域与差异化的营销推广实现由小做大的品牌,施红梅预计未来国内也将不断出现能够满足乃至引领不同细分群体需求,并有机会通过品类、品牌、客群的延伸实现持续增长的品牌服饰公司。
施红梅谈到,本轮中高端消费驱动的零售数据的回暖,背后既有人民币贬值带来海外消费回流(奢侈品、珠宝首饰、手表等尤其明显)、房价普涨后的财富效应、宏观经济回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消费代际切换(90后消费偏好明显更高)、中产阶级扩容带来差异化和品质化需求等主力消费群体偏好变化的推动,前者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波动在17年特别是下半年预计影响有所减弱,但后者对中高端消费的推动有望在中长期持续。
施红梅表示,就近期纺织服装行业中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出口制造龙头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好转以及人民币同比贬值,盈利保持了不错的增速,分析来看,在国内消费者日益重视品质与体验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品牌与零售企业对上游的重视与回归,这部分优质制造龙头有机会通过国内市场的开拓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与更大的成长空间,龙头标的值得市场持续关注,如孚日股份、鲁泰、伟星股份、华孚色纺和百隆东方等。
施红梅指出,对于服装零售来说,街边店、百货商场等购物渠道客流量饱和或趋减,购物中心和多品牌、多品类集合店等新兴渠道发展迅速,从高性价比为切入口,过去几年来本土品牌通过上下游利益捆绑、平价定位提升商品周转、规模化采购持续降低成本等方式提升产品竞争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消费者代际切换过程中对热点、新潮、时尚的追求,供应链的竞争已经从规模优势提升性价比向更快速的市场反应切换,随着上游采购的全球化、国内优秀的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渠道扁平化的普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已经逐渐成为本土大众品牌关乎更长远市场竞争力的变革方向,也成为他们做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