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棉纱期货正式在郑商所上市,是期货市场的一小步,却是棉纺行业的又一大步。棉纱期货作为金融工具,其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比如,纺纱厂可以通过棉花和棉纱期货锁定纺纱利润;下游织布厂也可以通过棉纱期货锁定原料成本或建立虚拟库存等等。
最近两年,期货新品种在上市初期似乎都很“冷”,不像以前一个新品种上市立马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炒作,显示出市场的理性。棉纱期货作为一个新品种,再加上其产品规格相较棉花等原料更具复杂性,上市初期成交量逐日萎缩,交易趋“冷”应属正常。
据初步统计,棉纱期货在上市首日交易量一度达到80560手后,随后便大幅萎缩,截至8月31日,成交量已下降至1880手。而价格始终围绕23000元/吨窄幅震荡,除上市首日外,上下波动空间不足200元/吨,特别是在除CY1801合约外,其他合约报价上买卖双方报价常常相差千元,显示市场各方对于棉花期货合理价格的预期存在很大的分歧。
从C32s棉纱的理论盈亏变化曲线上看,似乎目前国内C32s棉纱现货生产情况并不乐观,从今年6月到现在,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抛储红利给棉纱生产带来的成本摊低效应。比如,我们走访的多家棉纺企业都表示,生产中低支棉纱都会考虑使用储备棉配棉来降低成本,除担忧异纤指标达不到棉纱期货交割要求外,其他质量指标均无问题。
外纱方面,7月份我国进口纯棉纱13.2万吨,同比下降14.6%,连续5个月低于去年同期,棉纱进口缩量趋势明显。棉纱贸易商也在比较,以前内外纱差价很大的时候,做进口棉纱贸易风险小,现在内外棉纱价格已经倒挂,在郑商所远期棉纱期货上买入与购买船货进口棉纱是一样的,信用证也是要保证金的。质量上期货棉纱是交易所背书的,指标明确清晰,而进口纱则存在变数,靠的都是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