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媒体报道,短短一个月内,不少消费者反映包括韩都衣舍、江南布衣、太平鸟、真维斯、GXG等在内的40余家服饰品牌从京东消失,海澜之家官方旗舰店也只剩下为数不多型号的男鞋。离双11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量品牌撤离京东,是京东与天猫的品牌争夺战再次升级?还是品牌商另有打算?
44家品牌撤离京东 “电商大战”或升级
对此,京东方面确认属实。8月起一些服饰品牌陆续开始撤离京东平台,迄今已有44家。其中,女装品牌27家,童装7家,内衣3家。就连平台上业绩较好的男装品牌也有部分选择离开,如海澜之家、真维斯、森马、柒牌等共计7家。京东方面表示,今年1~8月,太平鸟业绩同比上涨90%,真维斯上涨40%,维持了较高的增速。不仅是这几家,关闭店铺的40多个品牌中的绝大多数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有意思的是,多家品牌商表示目前撤离的平台只有京东,在其他平台的店铺仍会继续开放。其中,海澜之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公司决策,海澜之家已于本月在京东撤店,且暂时不会再开。江南布衣方面表示,由于公司业务调整,近期关闭了京东上的店铺,可在天猫、唯品会等平台继续进行购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由于线上服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排除有第三方施加压力。此前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就有报道指商家被天猫要求“二选一”,不参与京东平台上的促销活动,天猫对此则表示否认。
同时,今年“6·18”期间,便有数个商家公开发声控诉京东霸权,因京东强制促销、强拉会场、未经商家同意便自行锁定商家后台,以胁迫商家参与京东“6·18”活动,故而纷纷选择从京东退店。京东把商家“拉”到会场参加其指定的促销活动,对于要求退出会场的,就强制锁定后台,导致商家无法对自己的店铺进行任何操作,引发商家闭店。对此,曹磊表示,如属实,这可能是商家选择闭店的潜在原因之一。
向龙头品牌投橄榄枝 阿里线上求增量
9月1日,海澜之家与阿里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天猫及阿里相关平台为海澜之家旗下品牌持续发展大量潜在客户、为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支持等,协议有效期为2017年8月30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
9月20日晚,太平鸟发布公告称已与阿里旗下天猫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双方拟在品牌建设、大数据运用、消费者运营、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合作。太平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在2020年实现线上线下零售额均突破百亿元的目标。
公告中,太平鸟预计2017年其全年线上零售额将达到30亿元。2014~2016年,太平鸟线上零售额分别为6.96亿元、11.11亿元和15.98亿元。
对此,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表示,除海澜之家、太平鸟外,未来将有一大批龙头服饰企业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这是因为阿里的线上流量增速已经放缓,为了进一步将流量盘子做大,就必须将线上线下流量融合起来。而阿里的通常做法就是,“谁先合作,就先把资源倾斜给谁”。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经过电商大发展的适应阶段后,线下服饰品牌凭借营销和供应链上的优势,相对纯线上品牌表现出了强劲增长力。除太平鸟外,森马、安踏、七匹狼等品牌的电商业务增速都已经超过40%。8月21日,广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目前阿里活跃用户数为4.66亿家,京东为2.58亿家。如今,天猫平台已经汇集1.2万家国际品牌、8.9万家品牌旗舰店。“从流量和交易额上,阿里有绝对优势。”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
天猫服饰类优势不减 京东迎头赶超
事实上,对于商家而言,电商平台是其销售渠道,销售渠道自然越多越好。《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分析2017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天猫服饰市场占有率达到80.7%,位居榜首,在服装品类保持领先地位,京东以8.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唯品会7.1%位列第三。
尽管市场份额仍有差距,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仍让众多中小服装品牌充满渴望。以前品牌只渴望进入天猫,如今京东却也成为同样重要的平台。
独立设计师品牌vessi负责人金女士表示,自己在淘宝开店有7年了,前年在天猫开了自己的旗舰店,明年打算在京东开设自己的旗舰店。近年来,京东在时尚领域的频频发力,让她觉得未来京东将在时尚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2015年,京东赞助真人秀《爱上超模》、联合欧洲设计中心举办中国设计师人才扶持计划。2016年,京东开始奔走各大时装周:2月携设计师上纽约时装周;9月携6大品牌亮相伦敦时装周。在国内,无论是中国国际时装周还是上海时装周上,都设有京东日,京东携手几个品牌以“即秀即买”的形式开启新的商业模式;今年9月18日,英国时装协会(BFC)宣布与京东达成合作,共同推进2018年BFC/Vogue设计师时尚基金项目。京东将以平台之力为设计师提供线上便捷通道;为他们的服饰品牌在中国市场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并通过平台一系列的营销、配送、售后等优势服务项目为设计师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支持。
对天猫而言,京东服饰步步紧逼,目前,京东已经获得FFAF(美国鞋服协会)认证,而阿里却遭FFAF投诉并被呼吁划入“恶名市场”名单,原因是旗下平台假货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