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今日适逢美国感恩节,洲际交易所(ICE)期棉亚洲电子盘暂停交易,但前一日的走势维持近期的强势。主力3月合约一度摸高71.76美分/磅,攀升至9.11以来逾两个月最高水准。
显然,美棉大幅上行并未对郑棉产生提振影响。郑棉期货表现则极期低迷。主力1月合约在11月13日创出15310元/吨近两个月高点后,便一去不回头的连拉8根阴线,今天更是创出14820元/吨的本年度新低。前一低点要追溯到今年8月1日。目前的价位距离2016年9月中旬以来的最低价14650元/吨仅一步之遥,形势显得颇为严峻。
期棉市场维持弱势,背后显然与近期现货市场交易清淡,价格节节走低密切相关。进入11月下旬,新疆棉花现货市场依然低迷,价格缓慢下行,市场已经出现毛重15500元/吨以下的报价。目前棉花处于加工高峰期,轧花厂因成本过高采购谨慎,棉花现货价格阴跌,南疆手摘棉折合盘面处于亏损状态,北疆机采棉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因为今年机采棉受到天气原因,质量含杂率,水分等较高,从而造成今年机采棉受市场追捧热情较低,截至目前销售进度仅在三成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随着市场收购加工结束,企业重心将转向销售。但一方面是新棉大面积集中上市,另一方面却是下游纱线销售情况转淡,不少企业生产依然都是以储备棉为主,库里的储备棉可以用到12月末,采购普遍比较谨慎。市场普遍担忧,如果纺织企业的补库力度不能达到预期,库存与还贷压力将使棉价维持弱势格局,且不排除再下台阶的可能。
当然,正如上周我们在棉花周评中针对“内外棉价差依旧保持在每吨3000元左右的近三年多高位”这一情况时所评论的,“每当市场价差出现不合理或扭曲状况时,市场的力量必然会促使价差合理回归,价差回归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棉花市场阶段性“外强内弱”现象的出现,看似与今年国内外棉花市场各自面临的供需情况相矛盾,但仍不少为用市场手段缩小内外价差的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