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新疆重要棉花(15365, -90.00, -0.58%)产地之一的阿克苏,大力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棉花品种改良、订单种植、机械采收等一系列举措,棉花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棉花收购优质优价机制初步形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升级,成为新疆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样本。
眼下的阿克苏已是深冬时节,只要一提起2017年种植棉花的经历,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草原河新村棉农何国辉的心里就觉得暖融融的,“我家去年种的50亩棉花,采用了机采棉种植模式,秋收时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从采收到交售的全过程,省工省力,还节省成本3万多元。”何国辉种棉花增收,就是阿克苏地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印证。
“种子工程”促农增产增收
阿克苏地区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达790.89万亩,总产达100.44万吨,棉花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阿克苏地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过去阿克苏地区由于棉花品种繁多,导致棉花品质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到棉农收入。尽管2014年国家启动了棉花价格补贴,但阿克苏地区棉花质量整体处于下降态势,表现在长绒不长、支数不高,市场竞争力下降,棉农植棉效益在下滑。
提升棉花生产效益,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品质和产量,推进棉花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为此,阿克苏地区在推进次宜棉区和风险棉区逐步退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种子工程”,推动棉花种植向高产优质转型。
1月2日,在阿瓦提县多浪乡托格拉克麻扎村,农民汗左然克·吐尔洪在邻居的帮助下,采摘完了最后一遍棉花。受益于优质种子工程的实施,汗左然克家的17亩棉花去年喜获丰收。
“去年政府提供了优质种子,我家棉花籽棉平均亩产达到了420公斤,棉花品质好,收购价格也很好,我很满意。”汗左然克说。
阿瓦提县去年种植152万亩棉花,籽棉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较上年每亩增产13公斤多。阿瓦提县农业局局长毛朝胜说,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整治种子市场,实施“种子工程”,从30余个棉花品种中精心挑选出几个品种,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棉花产量和品质提升了,加上收购价格稳定,棉农钱袋子自然就鼓起来了。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英也尔村农民亚森·热合曼家去年采用优良品种种了23亩棉花,籽棉平均亩产达到了400多公斤。亚森感慨地说:“有优质的种子,才能让棉花高产优质,卖出好价钱。”
目前,阿克苏地区每个植棉县(市)已按照1个至2个主栽品种、2个至3个搭配品种的要求,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棉花品种,增加了棉农的收入,农户种棉积极性大大提高。
订单种植引导农民创市场
阿瓦提县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一家集棉花育种、种植、轧花、销售和棉纱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越基这些年见证了阿克苏地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点点滴滴。
“我们收购的棉花,无论是加工成皮棉还是纱锭,最终是要面向市场,如果棉花品质不好肯定没有市场。”王越基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的几年,一些棉花收储企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结果吃了大亏,这也让鲁泰丰收棉业看到了棉花品质的重要性。
提供优质种子、指导科学种植、再进行收购,鲁泰丰收棉业公司与棉农签订“订单种植”,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棉花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增加了农民收入。
李强是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托万克艾来木库都克村的种棉大户。3年前,鲁泰丰收棉业与李强签下了订单农业协议,李强种植的300余亩棉花均由鲁泰丰收棉业提供优良棉种,并全程技术指导,实施节水滴灌和采棉机采收,这几年李强的种棉效益有了较大增加。
如今,鲁泰丰收棉业与800余家棉农签下了稳定的订单协议,棉花基地种植面积逾30万亩。“对基地农户的棉花种植我们均采用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等措施,实现全程监控和指导。”王越基说,鲁泰丰收棉业生产的棉花得到了业内一致认可,也成为国内知名的“雅戈尔”服装的棉花供应商。
订单种植也让棉农与企业“捆绑”到了一处,一起牵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共舞,增强了单一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阿克苏地区的172家棉花收储企业中,大部分都与棉农签订了“订单种植”协议,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棉花种植基地,提高了全地区棉花产业的整体水平。
机采棉模式推动农业降本增效
沙雅县新垦农场3小队农民高家如去年种400亩棉花,全部采用机采棉模式播种、管理和采收。去年秋收时节,看着采棉机如风卷残云般把棉花采收一空,高家如顿时如释重负。
每年到了拾花时节,高家如都要到阿克苏、库尔勒等地招聘拾花工。这些年拾花工难找不说,找来后吃住也都是大问题。高家如说,种棉花让他最头疼的就是找人拾花。
去年是阿克苏地区实施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高家如在他的棉田采用了机采棉种植模式,确定以每亩180元的价格实行采棉机采收。秋收时,短短一天时间,他家的棉花就采收、交售完毕。
“每亩人工采摘成本在800元左右,现在采用了机采模式,每亩可节省成本600元左右。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成本。”高家如细细算了一笔账说,仅采收一项就可节省20余万元,而且在采摘棉花时方便又快捷。
阿克苏地区是棉花种植大区,每年棉花采收时节,需要大约10余万名拾花工,近几年随着内地来疆拾花工人数的锐减,找不到拾花人员成了众多棉农的烦恼。
为解决棉花采收成本较高的难题,促进棉花生产持续增收,阿克苏地区从2011年起试点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去年,全地区机采棉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6.31万亩。据介绍,采用机采棉一膜六行模式种植,棉花亩均可增产籽棉75.3公斤,亩均增收400元;采用机械采摘比人工采摘亩均节约成本500元,合计助棉农亩均增收900元左右。仅去年,机采棉模式就为阿克苏地区棉农节本增效近7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