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中国海南举行。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表示,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将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今年3月,我们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有一些其他新的机构,对现有政府机构作出大幅度调整,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对此,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今年,我们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们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我们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主动扩大进口。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今年,我们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对正常合理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停止人为设限,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我想强调的是,我刚才宣布的这些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我相信,经过努力,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中国市场环境将大大改善,知识产权将得到有力保护,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博鳌论坛看点
看点一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博鳌论坛时说,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还会对整个亚洲的产业链产生影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影响和风险不单单针对中国,其更大的问题在于可能引起整个亚洲经济波动的风险。
樊纲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亚洲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贸易供给链。以在中国生产的苹果公司产品为例,很多亚洲国家都参与了零部件的制作和组装,因此如果贸易战开启,受影响和冲击的将不仅仅是中美两国。
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表示,贸易战是“支流”,他仍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不仅要看到风险,也要看到机遇。”未来20年甚至到本世纪中叶,亚洲将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推进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产品资本和住房供给。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中国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规划,是美国真正感到担心的。加征关税一旦要落地涉及的问题很多。美国加税以后还要进口,美国的经济结构本身就决定了一定是贸易赤字,不从中国进口也得从别的地方进口。之所以从中国进口就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高价廉,那么其他国家的替代性怎么样,这个要考虑。还要考虑到本国的消费者,价格上涨了以后会出现价格的需求弹性,涨了以后是不是还要去继续消费呢?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去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曾表示,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马云表态,如果中美经贸关系恶化,这一承诺也将宣告无效。
看点二 制造业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未来对企业家而言有什么样的机遇?首先看总量数字,比较保守的估测,如果GDP每年保持5.5%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实际GDP将近达到157万亿,名义GDP甚至可以高达260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跟去年的82.7万亿相比,还有一倍以上的空间,这在中国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经济发展的机会。
大家经常讲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但中国人力资本或者知识资本在过去40年的积累成为另一个崛起的力量。以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为例,到2030年,我们大概有4亿到4.3亿年龄在40岁以下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消费群体在中国崛起。这相当于一个欧盟的人口总量,比美国的3亿多人口要多很多。而其中2亿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换句话讲2030年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里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将达到2.5亿。
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5亿人的活力一旦激发出来,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一旦激发出来之后,他们组合起来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一种驱动?
我认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中国企业的机遇是非常乐观的。在未来的20~30年,在中国会崛起一个具有相当大消费实力的群体,他们的偏好、他们的需求、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跟向往,这个差距怎么去弥补?可能是在座企业家在未来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需要去破题的一些领域。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要急于浮躁,不要被外面的世界迷惑了眼睛,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家都知道格力的空调做得最好,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依然做得很好,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数控机床,所有这一切技术都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团队,我们是从一张白纸做出来的,彻底颠覆了中国制造业传统的思维——靠拿别人的技术来发展。
合资引进是我们常用的名词,但是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你才敢讲你是为人类服务,否则我们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坚持这一份信念,走自主创新之路才有未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可能掌握明天。
今天为什么提出来从注重数量的发展转向注重质量的发展,因为我们大而不强,因为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世界品牌评选的时候,没有一个是中国品牌,因为没有掌握技术,所以做不到。
前几天,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国际上有很多标准,但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这怎么能走向世界?实际上一个国家强不强大就是看你能不能掌握标准的制定。怎么样才能有定标准的权力?这就需要你的技术比别人领先。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中国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尽管我们外部环境确实变差了,但中国增长的空间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此外他还谈到,中国现在确实充满机遇,变化太快,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社会的演进,给我们的焦虑感都是空前的强大。无论我们是做传统行业还是做互联网企业,还是做媒体行业,都充满了焦虑感,这是技术演进所造成的。对传统行业,我们面临着经济周期;对新兴行业,我们面临着产品和服务迭代的加速。同时,企业面临着庞大的需求和竞争,因为中国有最多、最大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