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顺利,“鞋都”晋江,或将诞生七匹狼、利郎、安踏、贵人鸟、361度之后,第50家上市公司。
5月底,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舒华体育”)提交IPO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计划募资5.45亿元,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基地。
舒华体育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室内健身器材,室外健身产品,体育用品商店的展示架。
不过,处在冲刺IPO关键时期的舒华体育,却出现了严重的业绩危机:近三年营业收入止步不前,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经营性现金流连年下滑,负债率远超同行两倍以上。
当然,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晋江模式”的代表之一,舒华体育轻视研发缺少专利,靠模仿和为本地企业做配套起家,自身含金量不高。
这一点,舒华体育的同行金陵体育和英派斯,醒悟得更早。
大多数公司会在自己业绩稳步增长时冲刺上市,这是一家拟上市公司获得监管层和投资者信任的基础之一。
很遗憾,舒华体育是个例外。
2015年-2017年,舒华体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8亿元、10.63亿元、11.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34亿元、1.27亿元。
营业收入止步不前,净利润出现下滑。
然而,危机比看到的这些更为严重——如果不是依靠近几年连续大幅增长的财政补助,舒华体育可能连粉饰业绩的能力都没有。
2015年-2017年,舒华体育获得的财政补助分别为561.17万元、1362.86万元和3319.75万元。
舒华体育2015年-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1.25亿元、1.02亿元,近两年分别下滑了5.30%和18.40%。
体育产业一直被认为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并不太好,同业公司金陵体育(300651.SZ)和英派斯业绩也处在徘徊状态,均不如舒华体育下降如此明显。
不仅业绩大幅下滑,舒华体育的现金流情况也并不乐观。2015年底-2017年底,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23亿元、9479.79万元、5678.81万元。
公司的资金压力早已存在多年。作为一个非重资产行业,金陵体育和英派斯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20%出头,舒华体育的这一指标多年来维持在50%左右。
相比之下,公司因大客户安踏、特步的付款问题造成的高比率应收账款,其实都算不上什么风险了。
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08亿元、2.14亿元和 2.4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6.06%、30.80%和36.75%。
20多年仅有一项发明专利
出口型经济成就了“晋江模式”。独步世界的鞋服产业,则让晋江成为中国运动用品之都。
安踏、361度、鸿星尔克、特步(01368.HK)、乔丹、德尔惠、美克,中国前十大运动品牌,除了李宁(02331.HK),几乎全部来自晋江。
但是,产品上原创缺失、抄袭成风,公司资金链紧张、民间借贷猖獗,导致晋江鞋服业影响力下降并频繁爆雷。
就算是明星公司,除了早已“洗白”的安踏体育(02020.HK),其他大多越混越惨。特步业绩连年下滑,361度两年关店2000家,美克国际(现邵氏兄弟控股,00953.HK)卖壳……
晋江鞋服产业的式微之势,持续几年仍未有明显逆转。
舒华体育的业绩下滑,或许正与此相关。
不过,对于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拟上市公司来说,“晋江模式”之于舒华体育,最危险的烙印还是公司对研发和专利的过于轻视——尽管,舒华体育只是晋江从事边缘业务的小个子。
舒华体育披露,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公司仅拥有1项发明专利。
而舒华体育的同业公司,金陵体育和英派斯(002899.SZ),同期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16项和18项。
目前舒华体育海外业务并不算多;国外健身器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不久,急于站稳脚跟。等到市场的粗放发展结束,进入“刺刀战”,专利诉讼往往是其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金陵体育和英派斯的专利积累,来源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
2017年,金陵体育研发投入1318.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93%;同年,英派斯投入3887.97万元,占比4.54%。
但在这一点上,舒华体育分外吝啬,其研发投入直到2017年才刚刚突破营业收入的1%。
或许,正是因为认识到研发实力的不足,舒华体育近些年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对于急于登陆资本市场的舒华体育来说,这一切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