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首次颁给潮牌,也是第一次颁给亚洲设计师。
据LVMH官方最新声明,经过历时五个月的三轮选拔,日本街头服饰品牌Doublet创始人Masayuki Ino井野将之获得2018年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同样来自亚洲的韩国设计师Rok Hwang获得LVMH青年设计师特别大奖。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与特别大奖首次被亚洲设计师包揽。
最终角逐大奖的其他设计师包括Eckhaus Latta, Matthew Adams Dolan, Kwaidan Editions, Ludovic de Saint Sernin, Botter, Charles Jeffrey Loverboy以及A-Cold-Wall。
Masayuku Ino于2012年创立品牌Doublet,并发布第一个系列即2013春夏系列,其创作的中性系列融合了街头服饰的舒适度,强烈的色彩,宣言式的标语和拼贴,以及标志性的PVC透明塑料材质,试图营造一种“日常穿着的奇特感”。今年38岁的Masayuku Ino在设计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幼时见闻的影响,尤其是80年代Issey Miyake的设计。他为Doublet创作的装在泡面杯中的T-shirt,印花冲浪短裤,以及棒球外套都体现着日本80年代文化的灵感来源。
据悉,Masayuki Ino将获得30万欧元大奖,以及来自LVMH旗下品牌 Louis Vuitton、Loewe、Céline、Berluti和Marc Jacobs等品牌导师为期一年的指导。此前获得该奖项的得主分别为2014年的Thomas Tait、2015年的Marques’ Almeida和2016年的Grace Wales Bonner。去年的青年设计师大奖则由年仅25岁的Marine Serre夺得,品牌的阿拉伯新月印花已经成为其标志性设计。
还有三名时装毕业生获得了Graduate Prize,他们获得在LVMH旗下品牌实习一年的机会。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Archie M. Alled-Martínez将去Givenchy实习;巴黎服装工会学院的Maya Chantout 将在Céline实习,罗马服装学院的Scylia Chevaux则将在 Louis Vuitton实习。
今年早前入围预赛的唯一一位华人设计师高雪无缘决赛。毕业于Parsons的高雪在纽约创立个人品牌Snow Xue Gao,该品牌目前已正式入驻北京SKP的自营买手店SKP Select。
2014年,华裔设计师Yang Li首次入围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预赛,去年,中国台湾设计师Angus Chiang入围。但截至目前,尚无中国设计师入围决赛,有分析评论指由于缺乏流畅连贯的商业操作,中国设计作品仍旧有着长远的道路要走。
为提升集团旗下品牌的活力,LVMH近年来一直热衷于发掘年轻的设计师人才并加以培养,并于2014年推出LVMH大奖。眼下,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已经成为挖掘新兴设计人才的权威平台。
借助资本的力量和成熟的商业孵化经验,LVMH正在为获奖设计师提供越来越多的商业扶植,不仅仅通过奖金,还有品牌发展策略的指导。
去年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得主Marine Serre在过去一年中发展迅速,其团队成员从3人扩展到16人,与该品牌签约的买手店数量成长了三倍至70家店铺。
不过,今年获奖的Doublet在商业上发展得或更为成熟。据Doublet官网显示,目前品牌已经在全球73家买手店销售,包括日本当地的47个销售点。可以预见的是,在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的刺激下,Doublet将加快全球扩张的速度。
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首次颁发给潮牌令业界感到意外,但是结合近期集团密集的人士变动和改革,此举亦在情理之中,并深刻反映了LVMH当前的商业决策方向。
去年,LVMH旗下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与街头潮牌Supreme推出合作系列,正式标志着奢侈品牌开始收编潮牌,将潮流文化纳入品牌审美体系。当时甚至有传闻LVMH将收购Supreme。
今年3月,Louis Vuitton将Off-White创始人Virgil Abloh招致麾下,宣布其代替Kim Jones担任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这同样标志着LVMH对潮流文化的态度转变。
即便是不常留意时尚的观察者,在Virgil Abloh担任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后也能察觉到时尚世界正在发生的剧烈演变。这显然不是一次孤立的偶然决策,结合Kim Jones转向Dior Homme,原Dior Homme创意总监Kris van Assche调至Berluti等密集的权力结构调整来看,看似出人意料的动作实际上缘于LVMH当下的改革压力。
将Virgil Abloh任命为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举措被认为是Louis Vuitton对潮流文化从Supreme联名系列的象征性示好到彻底颠覆奢侈品牌创意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
非科班出身的Virgil Abloh不一定不熟悉从灵感搜集,草图,面料与颜色的甄选,打版,再到成衣的传统时装系列完整制作流程,却几乎一定不认可这一套在可复制性和生产效率上远低于潮流时尚的流程。复制与挪用,大量的重复,任意的组合是Virgil Abloh的创意方式,Off-White延续了潮流品牌一贯的简易创作过程,将其包装成高级时装的样子,成为最早登上巴黎时装周的“类”潮流品牌。
时装界对Virgil Abloh创新能力的怀疑由来已久,但不少人忽略的是,他居高不下的影响力更多来自于对当下市场“节奏”的适应,这种适应能力正是奢侈品牌所欠缺的。街头潮流品牌的不定时系列发售(drop)往往能够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而简易快速的创意生产流程正好满足了市场的贪婪。
反观不断被快节奏挤压的传统时装界,创意总监往往每年要为品牌创作6-8个时装系列。关于紧迫高压工作环境和设计师精神疲惫的讨论在业界持续了多年,但是人们心知肚明的是,让时装界慢下来几乎不可能。
快节奏倒逼生产方式变化,如今的创意总监与几十年前的设计师在职能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灵感资料的收集到系列的实际制作,他们将越来越多的职能让渡给助理设计师及团队,而自己负责方向的把控,其中渗透了多少的个人思想早就难以界定。换言之,如今的创意总监与人们想象中Yves Saint Laurent时代的设计师在职能上出现了巨大的差别。
时尚的节奏越快,生产流程便越短。有观点指出,时尚不等同于艺术,时尚的创作空间更大地受限于社会生产条件和商业环境,这就是当前时尚产业演变的前提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看,Virgil Abloh所代表的潮牌创意生产模式便是现存创意模式的极端形式,这似乎说明了Virgil Abloh被时装界接纳的某种必然性,也是他经常谈到的范式转移的体现。他所提及的范式转移,更少地关乎设计本身,更多地关乎时装产业的创意生产模式。
事实上,LVMH青年大奖入围名单中的“类”潮流品牌正在不断增多。今年一同角逐冠军的A-Cold-Wall和Botter,入围预赛的GmbH,去年入围的Ambush等,都带有潮流文化的影子。
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也体现出集团对当下社会趋势的洞察。从前年Grace Wales Bonner专注于非洲文化与男性形象的探讨,到去年大奖得主Marine Serre以巴黎与布鲁塞尔恐袭为起点,将阿拉伯风格与90年代运动装融合在一起影射当下法国当下社会状况,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非主流文化的崛起。去年的特别大奖得主Kozaburo Akasaka也是首次获得该奖项的日本设计师。
今年两个奖项均颁给亚洲设计师,突出体现了LVMH对亚洲市场的重视。LVMH的最终目标,当然还有新兴设计师品牌背后兼具消费力和品味的年轻消费者。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时尚界或迎来继上世纪80年代日本设计师崛起后又一波亚洲设计高峰,Doublet对Issey Miyake的参照预示着这批接受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设计师文化影响的设计师也正在快速成长起来。而日本作为潮流文化的重镇及发源地,影响了近十年的全球时尚潮流趋势。
由此,潮流文化和亚洲设计师被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认可均具有某种必然性。后者作为集团对考量新兴人才的风向标,代表着集团所认可的未来创意模式,这不仅关乎设计师的个人才华,更关乎他们到底代表着什么。
值得关注的是,LVMH上个月在其法国总部举办了Inside LVMH项目的颁奖典礼,Inside LVMH 项目主要面向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等地50多所欧盟机构高校的220位学生和毕业生,旨在让学生们从内部了解奢侈品行业,同时加强集团与年轻一代的关联,吸引更多的人才。
虽然青年设计师大奖仅是LVMH众多市场活动的其中之一并且独立于集团旗下品牌的运作,但是究其本质,该奖项设立的初衷不外乎是为集团输送未来人才,更直白地说,这是LVMH为了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消费开展的设计师圈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