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以来,新疆和内地籽棉价格经历一波涨势,价格分别从7.20-7.30元/公斤、3.20-3.30元/斤应声上涨至7.50-7.60元/公斤(手摘棉40%衣分,巴楚最高收购价一度达到7.70-7.80元/公斤)、3.50-3.60元/斤(38%-39%衣分)。就在农民惜售、看涨情绪高涨及2018年储备棉轮出即将“收官”的一片利好气氛中,郑棉却突然掉头下挫。受其影响,籽棉的收购价整体回调0.20元/公斤。9月27-28日南疆喀什、阿克苏、库尔勒等大部棉区轧花厂40%衣分籽棉挂牌价7.30-7.40元/公斤,北疆奎屯、沙湾、呼图壁等地40%衣分籽棉收购价7.20-7.30元/公斤。
从调查来看,目前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内地库2017年度南疆手摘棉3128B/A(断裂比强度25-26CN/Tex)、3128B/A(断裂比强度26-27CN/Tex)、2128B/A(断裂比强度27-28CN/Tex)公定报价分别集中在15100-15200元/吨、15300-15400元/吨、15500-15600元/吨。兵团“双29”机采棉的毛重提货报价16200元/吨,均较9月上旬下降300-400元/吨。一些机构和涉棉企业认为本轮郑棉破位下跌属于“意外摔倒”,一方面是对美加征关税产生的冲击反应过度,以致于多头匆忙出逃产生踩踏;另一方面对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产生误解甚至被空头大肆炒作,交易商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笔者认为9月下旬以来郑棉下跌并不是意外,更不是偶然,而是近期棉花基本面、外围市场及政策面的综合作用(不讨论棉花供需问题)。首先,棉纱、坯布等接单形势出现“旺季不旺”的特征,纱价9月中旬以来更呈现振荡下跌态势。江苏、湖北、河南等地棉纺织厂反映,在经过8月中旬至9月上旬短暂的圣诞节订单活跃期后,近一周多来订单出现了“踩刹车”迹象,再加上港口外纱降价甩货施压,国产纱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其次,美联储加息、缩表并举,大宗商品进入宽幅振荡期。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由于并没有利空美元的信息出现、政策态度依然纠结,国内大宗商品迎来了数日罕见的低迷走势。再次,短期涉棉企业资金压力有所增大,回笼货款成为当务之急。从反馈来看,截至9月底,国内大中型棉花贸易商、少数棉花加工企业仍有一定量的2017年度陈棉和储备棉库存,随着2018/19年度新棉陆续上市,陈棉销售压力日渐增大,因此为了抓紧资金回笼,部分棉企开始不计成本的甩抛货,打乱了棉花期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