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止11月26日,新疆棉区累计加工皮棉317.5万吨,其中兵团企业加工104.1万吨,新疆地方企业加工213.3万吨。需要关注的是,截止11月27日疆内只有735家棉花加工企业参与了2018年公证检验,不仅较2017年度同期减少38家,而且不足全疆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总量的60%,意味着今年有超过40%的轧花厂并未开秤收购、加工,原因有哪些呢?
业内分析:一是个体轧花厂自筹、融资难度比较大。虽然从统计来看,2018/19年度农发行发放信贷总额、棉花收购量“双增”,但支持重点是风险小、自有资金实力强且多手段经营的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小厂很难获得贷款资质;二是部分轧花厂改造进度缓慢制约了棉花收购、加工。由于取暖、烘干设备等未实现“煤改电”或“煤改气”,北疆棉区少数轧花厂被迫停收、减收;三是2018年籽棉收购价明显高开,40%衣份手采棉收购价一度突破7.50元/公斤,南疆部分轧花厂抓紧将收购的籽棉转售,规避风险,身份由加工企业调整为棉花经纪人,虽开秤收购但未开机加工。
从调查来看,11月下旬以来,疆内籽棉的采摘进度已超过80%,喀什、阿克苏及北疆部分棉区收购已进入尾声,预计12月中旬前将有很大一部分轧花厂停收(南疆少数手采棉加工厂11月20日前就已“关门打烊”);从棉花加工企业的反馈来看,本年度棉花收购、加工量较2017年度同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喀什、库尔勒棉区表现的尤为突出。阿克苏某加工企业表示,10月下旬南疆机采棉集中上市,但全疆皮棉日加工量仍维持在5-6万吨,低于2017年度同期。今年轧花厂停收早、收购量又低,因此总产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