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市于都县,这个曾经是万里长征新起点的地方,如今通过将纺织服装产业列为首位产业的于都,通过狠抓做优平台、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培育品牌等工作,实现了突出智能制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名城。
2月27-2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纺联副秘书长、外事办公室主任袁红萍,中纺联副秘书长、行业发展部主任李进才,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邢冠蕾等人组成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9年春季调研小组和于都申报“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评审组,在江西省工信厅纺织工业处处长陈军、副处长熊善平和赣州市及于都县主要负责人陪同下,通过走访罗坳水洗产业园、上欧服装产业园、于都纺织服装创新服务综合体、于都服装学校、赢家时装、脉动智能制造、俊尚服饰、伊妮斯服饰、兴雪莱服装、鼎晟服饰、若华服饰、梦之屋等园区及企业,充分了解了于都纺织服装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于都申报“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进行评审。
在28日的中纺联春季调研暨于都“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评审会上,于都县委常委何新平、于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幸伟以及县各负责部门和企业代表出席座谈会。
何新平对于都申报“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作了简要说明,他介绍,于都拥有近30万人从事纺织服装产业,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有过工作经历。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返乡创业。历经多年的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县各类纺织服装企业达到2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5家,全行业产值超过410亿元。2015年10月23日,于都县召开工业工作会议,将纺织服装产业列为首位产业,落实”主攻工业、三年翻番“战略。如今,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首位产业规上企业数、工业税收贡献、专利申请量均已翻番。未来三年,于都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再次实现各项数据的翻番,到时交出一张更加漂亮的考卷。
于都纺织服装产业之所以近年来取得了这些可喜的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对于产业的重视,于都通过选择走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明确了纺织服装为首位产业,提出了搭平台、强招商、优服务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于都服装成长新路。
于都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组建了由县领导带队、部门参与的招商小分队,瞄准全国百强服装企业需求开展”点对点“对接,实现精准招商。与此同时,强大的政策吸引、宽松的金融政策、全面的配套扶持、完善的”店小二“机制,让每一个项目落地前服务有专人跟进、落地各项审批报建后有专人代办、遇到困难和问题有专人督促解决的一站式服务。2016-2018三年间,于都共签约纺织服装产业项目129个,签约金额179.16亿元,引进自主品牌219个。宝姿国际、上海日播、广州汇美等十余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于此,让这里汇聚了近百个知名品牌,为于都的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在评审组走访每一个企业时,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于都县产业集群办主任丁有胜在详细介绍产业情况时说到,设立于2001年7月的于都工业园区,经过多年以空间扩容、完善配套、挖潜集约为抓手,目前已形成”一园三区“(楂林工业小区、上欧工业小区、罗坳工业小区)的发展格局,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15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已基本验收交付。近年来,于都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明显在提速,行业影响力已逐步突显。北陆服饰已成功在”新三板“上市;赢家服饰女装全渠道个性化智能定制项目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公司也被国家工信部评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陈灵梅更入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型人才人选。同时,于都坚持全面走出去,强招商,不断创新发展动力积蓄。
此外,于都深知产业人才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占地118亩的于都服装学院2018年9月已完成建设并开学,现有学生823名,每期可为企业培训输送技术工人2200人,同时采取与其他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研发、设计人才。于都的产业服务平台远不仅于此,检测中心、展示中心、人才公寓正在逐步完善当中。
评审组一致认为,于都应聚焦完善的纺织服装全链条、全产业,全力搭建各个平台,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推进产城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在加强供应链品牌培育的同时,利用龙头效应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媒体宣传、加强对外合作扩大”新长征、新时尚、新于都“的区域品牌影响。
夏令敏在总结时首先肯定了于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源于产业基础扎实、政府对产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家对于在于都的发展很有信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未来,夏令敏也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于都要坚持品牌化发展的道路,让区域品牌、供应链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第二,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化、智慧化的推进与全产业链信息化的快速融合,才能让产业平稳向前发展;第三,要对自身的创新能力有绝对的自信,通过开放发展,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第四;人才基础的培育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助推产业提升;第五,公共服务平台的打造要进一步强化,提升产业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