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道,近日日本出现了一起罕见的两家大企业之间的敌意收购事件,涉及日本综合性企业伊藤忠(Itochu)和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DESCENTE)。其中牵扯到了中国业务和中国企业安踏。
伊藤忠是迪桑特最大股东,他们在1月31日公布了200亿日元(1.82亿美元)的收购迪桑特股票的要约(每股溢价50%),将其在迪桑特的股权提高至40%,以实现对迪桑特更强的影响力和对提案的否决权。此前,伊藤忠已将其股份从约25%提升至约30%。
日经表示,目前来看伊藤忠通过收购获得另外10%的股份基本没有问题,这将会对迪桑特的董事会构成产生影响。
迪桑特公司和他们的大股东的间隙通过此次收购提案爆发,“这一(收购)公告是单方面做出的,没有事先通知我们的董事会,也没有任何提前咨询,”迪桑特方面表示。迪桑特总裁兼创始家族成员Masatoshi Ishimoto表示,当伊藤忠于10月份增加其股权时,他也没有得到通知。这家总部位于大阪的公司在二月表示了对收购的反对。
根据日经报道,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2013年开始出现裂缝。那一年,迪桑特任命了创始家族成员Masshoshi Ishimoto担任总裁一职而没有首先告诉伊藤忠。迪桑特在2018年8月宣布与内衣和内衣制造商Wacoal Holdings进行全面的业务合作时,也没有向伊藤忠进行沟通咨询。
两家公司长期以来还在海外战略等方面存在分歧。伊藤忠方面认为,迪桑特目前过于依赖韩国业务(占营收一半),在中国和日本两个市场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伴随着品牌在韩国业务趋于平稳,伊藤忠希望敦促迪桑特方面在韩国之外的市场寻求增长。“迪桑特需要有一个增长战略,以便它可以在中国开设1000家商店,”一位伊藤忠高管表示。
伊藤忠在其收购公告中表示,“(迪桑特)没有表现出任何严肃地考虑这些问题的意愿。”他们认为迪桑特管理层的治理能力“不足”,并且没有履行向股东解释问题的职责。
但迪桑特管理层担心,如果品牌在没有适当规划的情况下扩展海外业务,可能会受到损害。日经认为,迪桑特不一定不愿意向国外扩张,但公司希望确保在扩张的同时,保护其优质商品制造商的地位和声誉。
预计迪桑特上一个财年将实现65亿日元的综合净利润,为伊藤忠贡献不到20亿日元(1830万美元)的利润。相比于伊藤忠集团整体产生的5000亿日元利润,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迪桑特将成为伊藤忠扩大旗下纺织业务不可或缺的部分。日经援引消息人士称,伊藤忠的“核心纺织业务缺乏动力”,“管理层可能希望以迪桑特为支柱去激活它。”
此外,这次伊藤忠对迪桑特的股票收购计划,还涉及一个受人关注的中国企业——安踏。
2016年,安踏与迪桑特、伊藤忠一起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根据三方签订的合资意向书,合资公司初期注资2.5亿元(44亿日元),安踏、迪桑特及伊藤忠将分别按照6:3:1的出资比例占有相应股份。
根据日经的报道,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和他的亲属在日本迪桑特公司中持股7%,是仅次于伊藤忠的第二大股东。丁世忠日前在接受日经采访时明确表示,支持包括公开要约收购和更换董事会在内的伊藤忠商事的计划。
“如果迪桑特根据伊藤忠的计划进行转型,股东将受益。”丁世忠说。
他同时表示, 迪桑特“有潜力成为全球品牌。”他以中国为例,“对于迪桑特来说,在中国做大事并不难。”
可以看出,伊藤忠方面和丁世忠在迪桑特在中国市场的加速发展中达成了初步共识。日经报道,迪桑特下个财年开始的新中期计划可能会围绕中国的扩张。
日经表示,伊藤忠和安踏是长期合作伙伴。例如,安踏的一些运动服是在伊藤忠旗下的工厂中制造的。两人还认识到,迪桑特在中国的增长缓慢。
根据安踏发布的2018年财报,截至12月底,迪桑特在中国有117家门店。 “我们希望利用我们在冬季运动方面的实力,”丁世忠说,“在未来五年内,我预计每年的门店数量将增加30-40%。”他对门店增长的看好源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提供的机会。
2018年迪桑特在中国的门店数增加约80%的情况下,销售增长超过200%,展示了不错的增长势头。不过安踏集团总裁郑捷强调这是因为基数小,“(这个增速)其实没有参照意义,因为基本从无到有。但从店铺表现和市场的影响来说,我们相信2019年迪桑特会有很好表现。”他认为,迪桑特按照此前计划在2019年实现盈利“应该没问题”。
伴随着FILA的成功,安踏逐渐向多品牌管理公司转变,迪桑特或为安踏集团下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丁世忠同时希望目前的争端可以迅速解决,“我不希望看到迪桑特的品牌因高管、董事会和股东之间的不良情绪而受到损害,”丁说,“我支持所有对迪桑特有利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