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主办国交接仪式“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中,22套“轻薄又保暖、防风又透气、运动又发光”的表演服装引人瞩目。
在锦纶软壳材料里,挑战零下20摄氏度室外低温的,不是市场上常见的鸭绒、鹅绒,而是来自陕西榆林的羊毛絮片。这个“秘密”是榆林羊毛防寒服业者的集体自豪,但又像他们的性格一样保持着温和的低调。
作为毛纺织业和防寒服的一个细分产业,榆林的羊毛防寒服产业已默默耕耘了30多年,如今已经走向成熟。榆林现共有羊毛防寒服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有20多家。
榆林羊毛防寒服的最大特色,就是依托优质的羊毛绒原料资源,以羊毛絮片为填充物,保暖、防风效果极佳,因此一直是寒冷地区的冬季市场热点,却不为全国消费者所知。“北京8分钟”在某种意义上说让榆林羊毛防寒服迎来了高光时刻。
伴随更多高光时刻的逐渐到来,榆林做强羊毛防寒服的信心和决心也愈发壮大起来。
理由一:一个城市的毛纺织情结
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眼里,榆林的城市名片是“家里有矿”。榆林有多达8大类48种矿产,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然而,毛纺织这个民生产业,一直是榆林另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堪称几代榆林人的群体记忆。如今,榆林市实现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毛纺织产业也是当地政府所拥有的一个有力抓手。
榆林是全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和全国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2018年,榆林羊毛产量达4492吨,山羊绒年产量为1403吨,占全国的约10%。榆林羊绒自然长度为5厘米以上,细度在15微米以内,绒纤维细度、长度和产绒量国内领先。优势原料吸引来“识货”的高端用户。2018年,全国羊绒纱线最大出口企业宁波康赛妮集团优质山羊绒生产基地挂牌榆林。“榆林白”羊绒纱也随着康赛妮的出口享誉世界。
依托如此强大的原料优势,榆林羊毛绒产业历史悠久,谱写了榆林工业辉煌的一页。上世纪80年代,以毛纺厂为代表的一批国有毛纺织企业成为榆林工业经济的顶梁柱,毛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有毛纺织企业退出历史舞台,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等一批民营企业脱颖而出,以絮片填充型羊毛防寒服为代表的榆林毛纺织业开启二次创业,定位细分市场,走出了一条特色产品之路。
对于榆林人来说,重振毛纺雄风是他们的“全民梦想”。榆林市羊毛防寒服产业协会会长、榆林羊老大集团服饰股份公司总经理侯志宏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的很多创业者都曾经是农民,是这个产业为他们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也为改善当地百姓生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统计,榆林市羊毛绒产业现有工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经销人员5000多人,带动羊子养殖户27万户,惠及农民近百万,重点乡村养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榆林市羊毛防寒服产业协会会长、榆林羊老大集团服饰股份公司总经理侯志宏(右三)介绍产品技术优势和功能特点。
“榆林毛纺织产业和扶贫、富民工作密切相关,政府关心支持羊毛绒产业发展,每年都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榆林市已连续举办了4届羊毛绒产业博览会,近期还准备出台扶持羊毛绒产业发展的8项措施。”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贺晔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榆林工业目前确立的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协调发展”。“一体”即能源化工产业,“两翼”则为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等特色资源深加工和毛纺加工业。
目前,榆林市共有羊毛防寒服加工及关联企业350多户,羊毛防寒服年产量达1600万件,年产值近30亿元。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产品的75%。榆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
一个城市不仅需要一张名片。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下,一个事关扶贫、民生,又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产业,无疑有理由成为榆林的一张“新”名片。
理由二:一个产品的迭代更新
产业基础有了,产品优势又是什么?
榆林羊毛防寒服貌不惊人,却是口碑上的英雄。很多消费者穿过之后,都成了回头客和免费推销员。中老年消费者对保暖要求较高,固然成了忠实客户;而新生代“粉丝”的崛起则因它是口口相传中“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传统榆林羊毛防寒服最有特色之处,主要在羊毛絮片填充物。羊毛纤维天然中空,吸湿、排汗功能强,回弹性好,不易毡扁,具有棉花、羽绒等无可比拟的御寒优势。羊毛与人体皮肤组织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不会引起皮肤过敏,适用于众多消费群体。然而,仅以“保暖”为产品核心也限制了产品消费的地域广度。如果再遇上暖冬,那么对销售的影响就更直接、更剧烈。
近年来,榆林羊毛防寒服的领军企业们在产品研发上狠下功夫,不仅在产品服用性和功能性上不断提升,而且在时尚化和多品类开发方面颇有创新。一是精准定位,抓住特色专心做絮片填充防寒服,不到羊绒衫等市场红海去“折腾”;二是顺应时尚潮流,在轻薄化、年轻化、时尚化、舒适化上下功夫,开发出很多可外穿、可打底的防寒衣裤、背心等,在巩固寒冷地区和中老龄消费群的同时,也开始被年轻消费者认同;三是针对特定人群,比如孕妇、关节炎患者、特体和特定职业等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在开发产品时做细分市场的有心人;四是加大产品开发的科技含量,比如在填充物和面料上添加发热纤维、石墨烯等功能性材料,拓展产品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开拓新市场和新渠道方面,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也开始发力。除了巩固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市场外,近年来,当地企业还开辟了南方市场,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产品总销售额的75%。不少企业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实现更广地域的口碑传播。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计划试步国际市场,通过参展、合作等形式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并开始有意识地储备人才队伍。
“羊老大”是榆林防寒服行业的龙头品牌企业。据侯志宏介绍,企业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和质量,建成企业技术中心,一件羊毛制品在生产全过程中,一共要经历9级检验。为了提高设计水平,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人才密集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向中高端时尚服饰发展,涵盖老年、中青年和婴幼儿服装。羊老大还在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开设了品牌旗舰店,线上销售占到总销售的12%。
蒙赛尔服饰集团从2011年起,就与西安工程大学联手合作,组建功能性羊毛防寒服研发中心,先后开发研制出各类高档羊毛防寒服装200多个花色品种,取得了具有独家技术的6项国家外观专利和新型适用技术专利。为了在品牌推广和产品推广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公司市场部成立了专职推广团队,制定“商场客流引进方案”,创造“顾客开发六步法”,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社会认知度。他们还较早开始向童装进军,初步创造出了品牌周边吉祥物。
近年来,榆林市与北京服装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北服先后分两批次为榆林设计100多款羊毛防寒服时尚新品,提供给榆林羊毛绒企业使用。榆林与国际、国内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创建“国际羊毛绒产品设计创新研发中心”,设计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分析研究新趋势。目前,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先后建设陕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取得国家专利14项。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成为工信部和中纺联重点跟踪培育的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企业。
理由三:一个产业的自我升级
2019年,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暖冬的洗礼。连续3年的销售旺市之后,2018年,暖冬让榆林羊毛防寒服整体销售缩量,有的企业产品库存高达40%。此外,一些原料集散地和商品集散地也开始出产羊毛防寒服,这给榆林羊毛绒防寒服产业带来了竞争压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压力之下,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自我升级意愿更加强烈,领军企业心态也更加积极。
“暖冬正好让我们冷静一下。”侯志宏认为,羊毛防寒服功能性强,有刚性需求,市场潜力大。企业要拿出信心和决心做好两件事,一是在产品上练好内功,二是在开拓市场上创新思路。“搞好企业没有固定模式,各有各的走法,不能都瞄着一块市场,走同一条路。榆林企业要看得远一点。互相低价挤市场没有出路。”
的确,从低、小、散走过的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如今已呈现强者更强的趋势,而强者的引领作用也为同业者树立了奋斗的标杆。榆林羊毛防寒服协会原会长杨宝庆谈到,榆林有一批在市场上打拼的民营企业家,有不少都亲眼目睹了产业从分散到抱团的变化。2012年榆林羊毛防寒服协会成立后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推动大家共同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羊老大作为会长单位,积极发挥做强企业的示范作用,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带动行业抱团进步。
他谈到,随着企业开拓市场范围逐渐扩大,羊毛防寒服细分行业只有地标没有行标的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榆林企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行标立项,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对于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来说,企业迫切需要确立行业标准,正是面对市场空间、自主升级突破的一种需要。而产品、品牌、产业实力和影响力,又是催生行业标准非充分但必要的一个条件。
榆林市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贾君享介绍,2019年企业要做的事很多,包括研发设计、品种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训的整体提升,目前已经在人才培训和引进上花费了一两百万元。
榆林最早的一家羊毛防寒服企业——榆林市红柳制衣有限公司在发展了20年的时候曾陷入困境。2013年,企业销售人员对公司进行了股份制重组,重塑组织架构,开拓销售渠道,实现6年销售持续增长。
榆林市信天游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则在市场“做减法”。相比以前在开拓市场上“撒胡椒面”的做法,公司现在集中精力专攻华北地区,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做到了在山东市场一枝独秀。
……
产业升级的路上,有企业的奋斗,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近年来,榆林市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建设扶持、征地优惠、技改补助、贷款贴息、品牌建设奖励、产品促销奖励、高端人才引进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羊毛绒产业转型发展。羊毛防寒服产业也被列为省市相关规划的发展重点,全力打造中国一流羊毛防寒服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