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了紧俏商品。
为保障口罩等产品的供应,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在捐赠之余“临时转型”,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业内人士认为,两项业务有一定的关联性,虽然在申请医用相关资质等还存在一定挑战,但此次拓展将提高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为后续品类拓展打下基础,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火线”转向新战场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展,口罩和防护服成为最紧缺的物资之一。公开报道显示,全国各省市相关领域正在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动员起来,全面启动医疗物资应急保障工作。部分纺织服装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也紧急复工复产,并快速转型为“口罩工厂”。
商务男装企业雅戈尔在官方微博宣布,正采取各种其它手段防控疫情,研发团队正在抓紧研发新型口罩,用于对病毒预防,研发成功后将马上投入生产。
从事服装设计的本土上市公司柏堡龙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可生产时尚家居防菌用途口罩,也已经完成抗菌物料研发,柏堡龙将提供配方授权合作生产商进行生产。柏堡龙称,将加强口罩等抗菌防护功能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目前正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医疗用途物资生产资格。
17年前曾为抗击“非典”紧急生产口罩的红豆股份再一次临危受命,发布公告称,根据经营发展需要,经营范围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并表示,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疫情防治所需,缓解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供给紧缺压力,红豆股份将在取得《江苏省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批件》后,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除此之外,部分中小企业也加入了生产口罩、防护服的“临时转型”中。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南京的母婴用品企业南京船之宝孕童用品有限公司在2月1日决定,停下手中已有订单,转型生产口罩,并于当天下午通过考察,成为生产民用防护口罩定点单位。四川绵竹还有多家企业已经引进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线,正在紧急安装和培训人员。
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加大口罩、防护服生产有利于疫情控制与防护。
加紧研发助防控
进入新战场的企业逐渐增多,各企业对于防护用品研发的投入也逐渐上升。例如雅戈尔等部分企业选择了自主研发新型口罩,还有部分企业在自主研发的同时,选择了合作共赢。
柏堡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加紧申请医疗用途口罩等物资的生产证照后,将考虑投资生产包括口罩等医疗用途保健防护服产品,并于近日与广大科技签署战略性协议,合作展开从抗菌抗病毒面料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合作。与此同时,柏堡龙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在服装设计、网红直播、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紧密的校企协同合作。同时,武汉纺织大学也有防毒抗菌面料科研能力,柏堡龙称,后续也会在此方面进一步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研发的加紧,越来越多的成果呈现出来。中国柒牌于大年初二紧急召回100多名员工,开启4条生产线,调配30多台专业设备,历时7天,实现首批物资的发出。据悉,按生产规划,此次防控物资为5万件防护服,将通过分批生产、分批运输的方式,紧急驰援战疫前线。
红豆股份也通过协调资源,将具备医药生产级别的10万级洁净厂房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生产车间。2月3日下午,红豆股份第一件一般防护服顺利下线,量产后预计一般防护服产能约为20万件/月。
程伟雄称,服装企业做口罩等防护用品存在一定的优势,能够救急,毕竟口罩和防护服缺口比较大。
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红豆股份曾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将服从政府统一调拨,不对外进行销售,该业务主要为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并不以取得盈利为主要目的。
对此,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CEO杨大筠将服装企业的“临时转型”看做一种公益行为,并表示,服装企业利用自身的设备和高产能积极参与疫情的救助,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程伟雄表示,在国家重大危机情况下,企业的社会担当才是首要。
同时,程伟雄进一步表示,企业在社会需求扩大以及政府统筹安排的背景下,进行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生产,一定程度上对其品牌、品类的发展延伸奠定了基础。
针对此次生产防护用品对品牌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对柏堡龙、雅戈尔等企业进行了采访,但是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服装企业在此次疫情中,研发新型口罩,与相关公司合作,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而对特殊时期过后面临的产能过剩风险,国家也作出了快速反应。2月5日,国务院召开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总体看,口罩产量呈现持续上升势头。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问题,郝福庆表示,疫情过后,符合标准的富裕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
“这次部分企业转向做防护用品属于应急所需,疫情结束后,口罩和防护服会随着市场规律回归正常市场需求,临时转型的企业也会随之回归正常经营。”程伟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