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张家港等港口贸易商报价,3月6日M 36(1-1/8,强力28GPT)、M 38(强力29GPT)净重报价分别为13400-13450元/吨、13550-13600元/吨(均为基差报价);而2018/19年度SM 1-1/8西非棉(主要是贝宁、布基纳法索、马里)净重报价集中在13500-13550元/吨;均2月下旬整体报价回落100-150元/吨;虽然ICE、郑棉主力合约宽幅波动,但贸易商、出口企业通过调整基差,外棉人民币报价呈“下有底,上有顶”的状态,市场情绪并未随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内爆发、美股崩盘及中国纺服企业复工复产进度缓慢而产生剧烈波动。
业内分析,导致外棉现货比较抗跌的原因可归纳如下:
其一、1/2月份港口保税、非保税棉花资源向大型国际棉商、进口企业集中(小贸易商、中间商考虑到风险、资金压力纷纷退出),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提高;
其二、贸易商对中国3-7月份大量签约进口美棉、美联储降息及全球联合“抗疫”取得成效的预期较强,认为疫情过后中国、全球经济和棉花消费都将驶入“快车道”;
其三、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及印度MSP收购、中国政府强力收储新疆棉等利多都成为支撑贸易商的重要因素。周三晚间美国公布小非农数据: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8.30万(其中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17.2万),好于预期的增加17万,表明美国的就业市场依旧强大,可以抵御绝大多因新冠疫情产生的风险。
另据几家棉花贸易商反馈,因保税库、中转库等业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较大,如装卸、出入库、物流运输等等,导致中间环节费用有所上升;再加上1、2月份保税+非保税外棉“入库多,出库少”,仓库压力持续上升,因此仓储费等预计将小幅上调,保税库希望外棉加快出库、流通,提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