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在国家给予农业方面的各类补贴资助政策项目中,棉花市场目标价格补贴是所有惠农补贴中金额较大的一项。以江苏省为例,2014-2015年起,亩均给予农户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金额为206元,此补贴水平在内陆棉花主产省份中列中等位置,有些省份超过这个水平。
从近几年内地棉区的生产流通变化趋势来看,巨额棉补并没有让内地植棉面积止跌。以江苏为例,曾经遍布棉花的产棉大省、国家重点优质棉基地早己断棉,原料资源自给省变为输入省。据农业部门相关信息, 从2018年起, 江苏省将植棉补贴权限下放至市(县\区), 且加大补贴额度, 如盐城某传统棉区的亩植棉补为500元, 是2014年开始实行补贴时的近1.5倍。然而,如此高的补贴还是未能阻止内地植棉面积逐年下滑。
统计显示,长江流域某重点传统优质棉主产区享受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植棉面积为22.34万亩,有植棉农户49363个,总计获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款4601.31万元。2015年,该地区享受目标价格补贴的植棉面积锐减至4.97万亩,植棉农户12786个,得到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款1024.73万元。从面积看,减幅令人吃惊,农户个数更是成倍减少,2018年以后,该区域植棉面积己减至2000亩以下。
内地农业种植品种结构调整,近年来在各地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国家放宽土地开发利用、鼓励高效利用扩大土地产出政策出台后,农业结构性调整的步伐力度进一步加大。但像内地棉花如此之快的被“调”出局的现象,在农业生产历史上是少见的。从棉花生产总体情况看,其面积和产量倒退与市场波动、生产比较效益差、产销风险大、劳动强度高关联甚大,而棉花的退出又是与一方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
那么,在自然条件适宜植棉且种植百年、国家还给予不菲的补贴情况下,棉花在传统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却仍然大幅减少,原因何在呢?
首先,市场频繁波动、比较效益差是形成棉农不愿种植棉花的首要因素。市场的不稳定表现在2010年以后,购销价格的“过山车式”起伏跌宕,令众多棉农和棉企无所适从。加之棉花生产投劳多、成本大,历来在购销比价上遥遥领先于粮油作物。可时过境迁,目前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差额巨大,早已失去了所谓的价值比例——过去粮棉比价1:8, 即1斤棉花能买8斤小麦,如今2斤小麦便是1斤籽棉的价值。而种小麦一生都是农机化,种棉花却大多数靠人力手工,在这种投入与收益严重失衡的状况下,农民选择不种棉花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棉花生产自然风险大也使农民望棉生畏。以江苏盐城为例,2014年以来, 几乎年年遭受阴雨低温或旱涝虫害,且受灾时间点往往在棉花生育关键期,有的年景许多农户只收获了亩产100公斤左右的籽棉产量,且多数年份内地籽棉收购价维持在3元/斤上下浮动。这使得交售季节收棉站厂萧条,大批农户惜售盼价,对棉市渐失信心,弃棉改种愿望浓烈,棉花生产自然开始滑坡。
近几年,国家给予农业、农民的政策补助作了重大改革调整,这是经济形势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内地棉花生产调减已成事实,对内地棉花销区的纺企而言,单靠遥远的新疆一地能否形成全国用棉供应的切实保障。衣食住行,皆民生温饱之要,在棉花产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段,对其作出更为现代科学实际、产销有效衔接的战略规划和宏观调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