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以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上破73美分/磅整数关口,船期、保税、清关外棉报价呼应上涨,但郑棉主力合约CF2101合约却未能站稳14500元/吨,多空双方仍在14000-14500元/吨区间“角力”(此厢体也是目前大部分新疆机采棉的平均成本线,含财务成本、短倒及仓库“包干费”等),“上有限高,下有托底”的行情仍在延续。
从调查来看,虽然大部分棉花贸易商、期现公司都已挟资入市,但因期货盘面价格仅覆盖轧花厂的皮棉成本(套保或点价销售3128级及以上等级指标的机采棉有利润,不符合仓单生成条件的批次亏损较大),棉花加工企业惜售情绪偏重。
为什么郑棉短期很难有效突破14000-14500元/吨区间呢?笔者归纳如下几点:一是11月中旬以后,棉纺织厂、服装企业及终端产品销售明显放缓,累库现象回升,江苏、山东、河北等地部分中小纱厂减产甚至停产比例回升;二是临近年底,中下游企业还贷压力不断上升,而终端产品销售回款一般需要1-2个月,增加了棉花、棉纺织企业12、1月份抛货的风险;三是欧美新冠疫情加剧,对全球经济复苏、贸易、运输、消费等冲击不容低估,一些机构预计2021年上半年疫情防控仍很不乐观,金融市场、股市、商品期货市场走向充满变数;四是随郑棉持续在14500元/吨附近盘整,一旦短期无望反弹到15000元/吨上方,加之年底销售、回款压力增大,预计郑棉有效预报、仓单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五是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抵消了ICE上涨的影响,实际清关美棉、巴西棉等成本“不升反降”,对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