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以来,纯棉纱市场行情逐步好转,纱线走货顺畅,价格也大幅调账。截至12月17日,CY C32S纯棉纱报收22250元/吨,与月初21120元/吨相比,大涨1130元,涨幅5.35%。
与10月不同,本次棉纱上涨并不属于成本推动,从上图可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自10月下跌以后,11月基本处于震荡走势并保持在14500元/吨左右。而进入12月,棉花价格虽然也有小幅上升趋势,而棉纱价格却涨幅“惊人”,大有重回10月高点的态势。根据20日生产周期计算,目前纺企的利润已经从亏损状态全面转正。平稳的原料价格也给了纺企一定的信心,促使了12月行情的推进。
纯棉纱在经历了10月行情后,库存一度达到了近几年最低水平,棉纱超卖、排队的现象随处可见,10月中棉花价格回落,下游采购减少,纺企库存开始逐步累积,但直至12月初,库存依旧处于近几年内低位水平。截至11日,纺企纯棉纱库存报收14.3天。12月行情好转,下游买盘增加,纺企库存水平快速下降,部分地区、品种出现缺货情况。
推动棉纱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因素则来自进口纱。截至17日FCY Index C32S报收22194元,略低于国内。主要原因是在外盘价格的不断上升,然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则是集装箱费用的上涨。一方面,随着今年4、5月份国外疫情爆发,很多海外产品尤其是食品方面的货物不再进口到国内,这就造成集装箱囤积在海外各个港口,国内集装箱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年初国内疫情爆发之初,很多大型船企评估认为,中国出口量将锐减,便降低了船只运力,双向作用之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出口量激增,但相应的集装箱及运力无法支撑,才造成了海运价格飙升。可以算一笔账,假若一条货轮装一万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的运费多加3000美金,这就额外增加了3000万美金的收入,换算成人民币也有2个亿。有这么大的利润,各大船公司根本没有降价的动力,但事实上外贸商跟船公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情况实在难言正常。
再来看下游,棉布市场在棉纱的带动下也有小幅上涨,但幅度仅为0.1元/米上下。尽管下游需求达不到预期,但为减轻成本,织厂不得不再次提价。但下游客户仍有压价,因此坯布涨价幅度也较小。目前织厂的订单有所恢复,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左右。需求好转主要因为内销市场需求释放,但外销订单依旧起色不大。另一方面,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政府或将要求当地工厂及市场提前放假,同时年后织厂工人返回或将延后,因此织厂放假时间或较往年延长,同时物流也存在假期延长的可能,因此为避免来年3月旺季来临,贸易商手中缺货,因此有些织厂在提前备货,这也增加了棉纱的需求。
综合来看,一方面来自织厂以及贸易商的实际订单和投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各方库存水平均较低,合力推动了棉纱价格的上涨,而目前来看,行情并未结束,预计棉纱价格仍将呈现偏强走势,而坯布涨价难度大于棉纱,就算涨幅度也不会很大,主要是织厂为了改善自身利润水平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