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影响,国内多数地区出现强降温天气,给内陆纺织、棉花生产、产品运输造成一定影响。
据了解,内地棉纺原料和纱线产品主要靠陆地运输,所以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输的情况。我国中南部地区与北方地区气温相差较大,在遇到严寒天气时或路面结冰时,大多数运输企业和车主会考虑安全因素,不会上路或暂停运输工作。
元旦期间,我国中南部最低温度零下8-9摄氏度,而近日因寒流天气导致黄准以南地区出现严重降温和冰冻天气,导致部分地区运输中断,产品积压受阻。当地某纺企负责人表示,为适应市场波动和更好经营,多数实力一般的中小纺企选择走“勤进快销”的“低库存”路线,企业皮棉库存多在一个月左右。江苏盐城部分纺企负责人表示,除购销流通不能因需配套外,生产管理等其它方面也受到寒流天气影响,如员工往返出现迟到、开机晚等情况。
在影响运输的同时,严寒也给棉花的生产、经营和流通带来质量损失。棉花虽然属于致暖保暖物质,但其本身也是“畏寒”的。棉花生产过程中,有经验的棉农会通过科技手段调整播期,使采收期避开“霜降”后的寒冷天气,让棉花提前成熟上市。据调查,在苏皖鲁冀棉花主产区,种植较晚的“麦后棉”临近年末还有棉铃未开裂吐絮的情况。而近年来,因为节省植棉成本,内地多实施了轻简方式的“麦后棉”生产模式,所以,在零下4、5摄氏度的寒冷气候中,晚播棉未吐絮棉铃将被冻坏,成为“冰铃”,几乎无纤维遗存,毫无经济价值。此外,由于一些农户家庭存棉库舍不具备防寒保暖效果,有的农户甚至把棉花置于场院、畜禽圈棚里,一旦遭遇风雨霜雪,棉纤维会受冻变黄发灰,品级自然也会下降。而一些棉花经营性公司,因考虑周转快捷,往往临时贮存的仓库不是漏风就是漏雨,库存棉花尤其是临门靠窗的棉花难免会受风寒侵袭,这些存放方式多多少少都会造成棉花品级的下降。
由此,大幅降温对内地纺企购销及棉花品质形成的影响,涉棉行业应及时关注,做好防护,加强大小样检验,防止黄棉灰棉夹杂于白棉中混入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