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期通过观察近20年的供需平衡表,结合当下的平衡表,认为目前的数据并不能算是严重的供需失衡。目前供需失衡的表现更多的来自于货币,因此当下棉花的主要矛盾反而是货币供需与棉花供需失衡之间带来的定价预期失衡。棉花价格需要在美元从大水漫灌到预期紧缩,以及国内货币预期宽松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我们当前的宏观背景,结合这样的背景,来看下我们的产业问题。
1、我们当前的问题,棉花供应仍是一个去库存状态,但去库速度在趋缓,这里面仍有一些结构性问题:
(1)美国签约进度正常,在五年均值正常范围,但装运数据大幅低于五年均值,一是因为美国劳动力的问题,二是航运问题。
(2)新疆产量降至520万吨一线,但高成本和低预期造成的期货BACK结构,一是导致需求方普遍随用随买,贸易商谨慎进入,使得产销比偏低。二是导致中间环节的高库存,及内外棉的高价差,带来产业盈利预期的降低。
(3)印度棉上市进度偏慢及东南亚订单的回流带来的供需两旺,印度产量预期成市场关注焦点。
以上现象都是不同于过去两年的状况,以及在平衡表下所出现的问题。
2、基于以上现象,我们看下从产业角度可能引发的猜想。
(1)目前能签约且可装运的国际棉花只有印度棉,且印度上市进度偏慢,加上印度纺织订单回流,使印度成为棉花供需的引擎。美棉价格尚可,但装运进度慢,且船期无法保证。国际棉花供应目前看一是等待南半球上市;二是等美国装运加速,目前看都还需要时间;三是从新年度种植来看下年度的供应能否增加。国内来看大部分库存仍在轧花厂手里,销售进度偏慢加成本偏高,国内纺织即期利润偏弱且预期一般。期货的价格和结构目前都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但鉴于过去两年国内纺织是大幅盈利状况,下游仍有向上游输血的能力,因此属于强价格支撑加弱预期带来的博弈。
(2)如果美国的装运一直偏慢,看是否能再次推高国际棉价,如果可以,那么验证平衡表的去库状态,如果不能,则美国有可能调高其库消比。印度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目前很难看清楚。国内在购销均偏慢的情况下,中间环节库存成为关键,以及高价能否抑制消费这些都是慢变量。目前看国内供应还有少量缺口,但笔者认为是弹性缺口。也是需要观察的量。
结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棉花的供应为结构性矛盾,需求变量更影响平衡表的走势,而预期多来自于美国和国内的货币政策,和这些政策能否引发消费的增量,而市场的走势整体是一个弱预期,但是现实还是略偏强一点,产业仍在相对良性运转。因此市场在现实与预期强弱之间失衡和修复之间摇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预计都是这样的走势。而这大大增加了产业人士决策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