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想年年增收、加工厂想回回赚钱、纺织厂想要质优价廉的原料,在棉花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的目标非常明确。
去年,轧花厂大量收购棉花,导致籽棉收购价格水涨船高,创出近十年的新高。今年,随着棉花进入采收环节,籽棉开秤收购价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那么,棉花采购与交售双方对棉花收购价格预期如何?去年的棉花抢收行情是否会再现?
买卖双方更加谨慎
“今年籽棉交售中,收购企业与棉农都会更加谨慎。”谈及今年棉花交售的市场形势,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会长曹会庆如是说。
棉企与棉农的谨慎态度,归根到底是源于采购和交售双方对于棉花开秤价格预期的差距。中国棉花网问卷调查显示,棉花企业希望籽棉收购价格保持在5元/公斤-6.5元/公斤,折合皮棉价格13000元/吨-14500元/吨,而棉农期待的籽棉开秤价在7元/公斤-8元/公斤。
“棉农期待的收购价格并非不切实际。今年棉花种植成本明显增加,棉农期待出售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如果价格低于预期,一些棉农可能会持观望的心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协会会长吴胜表示,2022年以来,农资价格涨幅明显,棉花主产县土地流转费用较上年每亩增加450元,初步测算棉花生产成本为3000元/亩-3200元/亩。目前,北疆大部分棉区平均亩产约400公斤,南疆平均亩产360公斤左右,折算棉花平均成本为7元/公斤左右,为避免出现亏损,棉农普遍期待籽棉开秤价在7.5元/公斤以上。
不过,这个价格远高于棉花收购企业的预期。对于棉花收购企业来说,压低收购价格、控制成本是其所希望的。“2021年,新疆的籽棉收购价格创出近十年的新高,新疆轧花厂产能高于棉花产量,且棉花收购的最高峰期也就10天左右,再加上此前连续赚钱的行情,导致轧花厂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大量收购导致籽棉价格水涨船高。进入2022年,棉花价格一路下跌,轧花厂普遍希望压价收购,控制成本。”曹会庆表示,棉花收购企业本年度的运营显得谨慎,溢价于盘面进行收购的意愿不高。
整体来看,棉花采购与交售双方在收购初期会出现一定时期的观望,开秤后可能会逐渐适应市场要求,但总体上棉花收购价格应该低于上年。
“从长远看,我们希望棉花价格稳定,既不影响棉农种棉积极性,也利于纺织企业的发展。”吴胜表示,过低的价格会影响棉农的种棉积极性,过高的棉价又不利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理性收购控制风险
今年,棉花收购企业的心态愈发复杂。“为了降低风险,希望开秤价格越低越好;而且,由于上年度出现亏损,希望本年度能够以低价的棉花来摊薄去年的高成本和弥补亏损。但是,新疆棉花集中上市期只有一个多月,在这么短的时间操作难度很大。”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尹坚坦言,新年度,棉花总体上供大于求,对后期棉花市场的预期还是要谨慎。
吴胜介绍,202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3757万亩,同比增长2%,根据目前的长势,预计单产略有增长,总产大约在54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4%,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2.1%。目前,南北疆各地收购企业陆续零星开秤,主要收购手摘棉,收购价格在7.5元/公斤左右,加工的皮棉主要用作絮棉,目前的收购价格不具有代表性。
“今年企业前期收购主要是以观望、算好账、不抢收为主,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心态趋于谨慎,收购进度会明显放缓。”曹会庆表示,今年谨慎收购成为棉花收购企业的普遍共识。
“抢购、抢收都不是好事。未来一两年内,随着国内非棉纤维的使用量增长,棉花使用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克荣说。
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小挺表示,今年棉花价格跌幅明显,整个产业链各环节都会更加理性,不可能像去年那样冲动。
中国棉花协会也向全国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发出了倡议,要求企业总结上年度经验教训,强化经营风险意识,理性制定收购策略,合理确定收购价格,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坚决抵制恶意竞争,以销定收,并充分运用多元化金融工具的避险功能,尽力降低经营风险。
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棉花收购企业。“现阶段我们整个收购、加工的商业模式是一种高风险的模式,原来收购一到两个月后还有机会对收购策略、收购价格、收购进度等方面进行调整,现在随着机采棉大面积普及,每个区域的收购高峰期只有15天左右。这意味着我们在半个月最集中的时候就要把成本基本固化。”银丰集团董事长杨雄坦言,企业要充分认识棉花收购的市场风险,在收购时冷静、理性,在策略上把握市场机遇,制定相应对策,控制好风险,争取利润。
要做到理性收购、控制风险,这无疑对收购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常州科腾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建华表示,大型棉花收购企业和一些重要的金融支持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可以使棉农、轧花厂、棉纺织厂等棉花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都受益。
维护产业链条稳定
每年关于籽棉收购价格的博弈,都反映出了棉花产业链上各方立场不同、诉求不同的情况。吴胜表示,对于棉花收购企业来说,即便抱有谨慎的收购态度,也经常遭遇“敞开收购要接受高价压力,谨慎收购面临产能利用不足、单位产出成本偏高”的风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协会会长赵应龙表示,对于整条棉花产业链的共同目标,大家需要有统一的认识,在理念上要追求“安全、稳定、畅通”,在操作层面要有具体衡量指标和制度化的机制保障。
赵应龙建议,政府层面上,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做到出手“快、准、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政策导向要更加清晰,增强全周期政策设计,多出“组合拳”措施;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强化预期管理,避免拖而不应,让市场长期处于“猜谜语”的状态,引发不必要恐慌;加快探索棉花产业“链长制”,由政府牵头,有一批龙头企业稳舵压仓,示范带动;由行业协会穿针引线,补位赋能,才能真正实现稳链、强链、优链。
行业层面上,各级棉花协会要进一步发挥规范、推动、引领作用,顺应“集约化、金融化、混业化和数智化”发展趋势,在“信息创享、标准创制、品牌创建、模式创新”四个方向上持续发声发力,推动上下游协同融合。
企业层面上,要彻底克服路径依赖,深刻认识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主动调整轧花厂的功能定位,与种植户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形成更深度的同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