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两个月,纺织机械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不少企业的产品订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纺机行业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制造业向“智造”迈进,纺机企业正在积极规划和探索智慧化发展新路径。那么,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各个行业,纺机企业该如何迎接新时代?这是当前纺机企业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
增长速度趋缓 出口呈现回暖
从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来看,2024年纺机行业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纺机各细分行业中,较上年同期,针织机械、织造机械和印染机械销量处于增长态势,纺纱机械销量有所回落,化纤机械产品销量分化明显,非织造布机械销量逐步恢复并保持稳定。从具体设备类型来看,加弹机、织造机械、横机、经编机、定形机、非织造设备销量总体同比增长,纺纱机械、大圆机、长丝纺丝机销量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纺机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3.62%;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84%,较2023年提高8.3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36%。由于基数原因,利润增幅逐步收窄,但行业平均营收利润率为7.48%,全年维持在7%以上,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纺织机械行业出口呈现回暖态势,全年实现正增长。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70.26亿美元,同比减少6.31%。其中,纺织机械进口23.40亿美元,同比减少21.04%;出口46.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自2024年10月以来,纺织机械出口金额持续同比增长,且增幅不断扩大。从纺织机械出口分大类情况看,2024年,针织机械出口额为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21.31%,占比30.93%,位居第一。七大类产品出口三升四降,其中纺纱机械降幅较为明显,针织机械、印染后整理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出口实现正增长。2024年,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纺织机械合计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6.56%,同比增长9.70%。
另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对124家纺机企业进行的经营情况调查显示,企业2024年全年经营总体承压情况较前三季度有所改善。经调查,59%的企业营收超过上年同期,46.5%的企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6.9%的企业在手订单超过上年同期,58.2%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
制约因素增多 空间仍然广阔
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面临多重考验。尽管全球通胀压力趋缓,但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新兴市场需求波动等外部风险依然突出,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美欧“近岸化”“回岸”政策或进一步挤压我国纺织产业空间,关税壁垒可能加速产业链外迁压力。
前述调查显示,目前纺机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过度竞争与生产成本上涨。这些制约因素仍将影响纺机行业盈利修复。
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介绍,在2024年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纺机行业运行基本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中营收延续了去年的增长,但增幅下滑,利润下滑明显。
然而,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为行业注入确定性支撑,纺织机械智能化改造与绿色化升级需求有望加速释放。技术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新材料研发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设备智能化水平跃升,低碳循环技术应用深化进一步巩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布局上,纺机企业通过对新兴市场拓展,正逐步构建多元化出口格局,有效对冲传统市场收缩风险。今年前两个月,海外市场回暖带动行业出口增长较大。
刘松认为,2025年纺织机械行业虽面临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但依托政策护航、内需韧性及创新驱动,行业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一方面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纺机产业海内外协同发展的实践和进程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大市场的新需求,将给纺机产业打开另一扇窗,有利于完成自身变革和转型升级。纺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仍然稳固,行业发展的空间仍然广阔。
融合AI技术 实现智慧化发展
面对压力与挑战,持续创新发展是实现破局的“硬道理”。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业积极融入科技变革大势,正借助AI和机器人实现转型升级,加速开启智能化、高效化、创新化的新篇章。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表示,2025年开年,从DeepSeek震惊硅谷,到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引发全民热议,中国科技创新价值重估迎来了关键拐点,行业发展信心得到提振。当前,行业结构调整需求持续,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重构仍在进行,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多元化发展,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软硬件结合实现智慧化发展;产业链进一步融合延伸;进一步拓展出口市场。
“DeepSeek的成功在于算法的集成创新,探索了一条低成本迈向智能的可行路径。”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金小刚谈到,大模型的作用在于增强思考而非替代思考,大模型时代来临,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认知。
金小刚表示,真正的创新是超越,是以用户为中心,拥抱AI,以产品或服务的极致性来提升企业话语权。
实际上,在智能化改造实现智慧化发展方面,不少纺机企业都已开始进行积极的规划和探索。
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佳”)董事长王安俭表示,从1995年起步到打造出国际领先的信息化智能无梭织机工厂,智能制造是海佳蜕变的必然路径。近年来,海佳在数字孪生虚拟工厂、全流程智能化装配、高精度加工、绿色高效智能喷涂、智能仓储及检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动态调度实现精准生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订单交付周期显著缩短,产品一致性及智能运维响应速度显著提高。未来,海佳将持续专注无梭织机的研发与智造,通过融合AI技术等前沿途径,推动自身及行业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门纺机”)董事长沈方勇介绍,天门纺机在推进智造落地的过程中,依托政策支持和“小快轻准”方案,聚焦柔性生产、智能仓储及现代化管理,采用5G互联、超融合数据中心等先进技术。目前,企业已完成网络基建与核心系统部署,正加速推进仓储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沈方勇表示,智能制造是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需要企业有充足资金投入,清晰的定位和相应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如今企业仍在积极摸索和推进中。他建议,行业企业推进智造要顺势而为、有备而战、厚积薄发、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