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代表们昨日得出结论:经济复苏势头既没有在全球一致出现,也没有牢固地确立。几乎所有人都预计,受人欢迎的经济增长将在未来数月遭遇挫折。
尽管达沃斯论坛上的共识往往是错误的,但今年的与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认为,眼下还不是宣布全球经济已战胜衰退的恰当时机。
一连串的问题让台上台下的人们都感到忧虑。但要在解决问题还是束手无策之间做选择之时,至少有一点让代表们感到宽慰:现在的形势比一年前有所好转。
私人股本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说得不错:“我们经历了一次心脏病发作,但它现在已不再致命了。”
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强劲复苏,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针对如何令全球经济增长更为持久,本周讨论的三大问题是:如何确保持久和均衡的增长;何时开始紧缩货币及财政政策;全球协作是否必要,以及是否可能。
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虽然激进的政策应会使2010年经济保持相当强劲的增长,“但中期而言,全球消费增长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较为缓慢,因为美国消费者正在消化债务,而亚洲消费者只是在逐步增加消费”。
另一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拉古拉·拉詹(Raghuram Rajan)赞同罗格夫的观点。拉詹预测全球经济失衡将重现,“因为导致失衡的结构性力量并没有消失”。他还告诉与会代表,新兴市场无法更为迅速地启动消费有其原因:“从历史上看,新兴市场从来没能很好地管理它们的需求。”
鲁比尼全球经济(Roubini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长努里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被称作“末日博士”,他现在几乎成了达沃斯的官方圣人。不出所料,他仍然持悲观态度,认为上述问题将导致一场U形衰退,且复苏过程将十分缓慢。
但就在各方为盈余国家不能迅速增加消费和进口而发愁的同时,他们同金融市场一样,也在担心赤字国家能否继续以政府借贷替换私营部门的债务。
但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未能达成任何共识。大约有一半人认同汇丰银行(HSBC)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Stephen King)的观点,即“财政状况惊人地糟糕,需要作为一个紧要问题加以解决”。他们担心的是,市场喜怒无常,很快就会为持有国债要求更高的补偿,从而推高利率,并损及经济复苏。
另一半的经济学家担心,过早取消刺激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再度陷入衰退。
众所周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就持这种观点。
他认为,过早退出将“使一些经济体陷入二次衰退,或至少导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而支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很多。
世界精英们正在阿尔卑斯山上寻求这些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方案,这些代表们有多大的信心呢?这个通常十分乐观的群体,给出的答案却一反常态的悲观。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European Policy Studies)主任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表示:“20国集团已经死去。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该集团曾促成了一些行动。但现在,各国都只关心自身的问题。”
他指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金融监管上采取的单方面行动,以及20国集团在寻求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时所遇到的问题。
另一些人的观点不那么尖锐。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哥伦比亚资本主义与社会中心(Columbia Centre on Capitalism and Society)主任内德•菲尔普斯(Ned Phelps)表示,现在“给20国集团写讣告还为时过早”。但他也提醒该集团应改进自己的表现。
东京大学的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表示,如果20国集团成员能够表明,重要经济体之间新的同行评审机制能带来具体成果,那么该集团就可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否则,它将沦为一场‘拍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