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缺的是普工和服务员。”这是春节后走访深圳多家人才市场,听到企业抱怨最多的一句话。“我不想做普工,希望找到技术高待遇好的工作。”则是很多20岁左右的新生代打工者的心声。供求双方,各怀心事,反差巨大。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薪酬吸引力逐渐下降,产业优势正在丧失,新生代工人崛起带动求职升级,珠三角产业升级和转型颠簸走到十字路口。
珠三角薪酬优势不再
薪酬待遇不具备吸引力,成为珠三角众多城市面临招工难的重要原因。“普工底薪1000元/月,加班费和奖金另算,包住宿和三餐。”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深圳龙观人才市场看到,富士康下属一家企业已上调了底薪和福利,招聘者手执话筒大声宣传,应聘者却依然寥寥。
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的打工者,他们对于待遇普遍不满意。“普工底薪一般是900元-1000元/月,有些企业涨了一点薪水,但涨幅很小,很多薪水需要靠加班才能拿到。”来自湖南的90后打工者小陈表示,如果薪水不合适就打算回湖南找工作。
对于用工荒问题,深圳龙观人才市场副总刘红表示,薪酬偏低是最关键原因。今年以来深圳不少企业开始加薪,但加薪幅度普遍在200元/月左右,这显然不能吸引民工来深。
与前些年偶尔出现的“用工荒”相比,刘红认为,如今的“荒”已经是深层次和结构性的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薪酬待遇与珠三角差距缩小,加之生活成本较低,很多农民工选择在当地就业。珠三角如今薪酬吸引力已大不如以前,与长三角差距扩大,即使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也没多少优势了。
来自湖北的打工者小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很多老乡都转战内地二线城市了,内地消费低,薪水并不比深圳低很多。专家指出,内地城市快速发展,缺工或将成为珠三角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曾经赖以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过去。
新生代工人求职升级
此番珠三角的用工荒更多体现为“普工荒”。深圳乐达精密仪器的招聘代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今最缺的是普工,即生产线上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反而缺口不大。
一些服务业岗位也遭遇同样问题,深圳观澜一家酒店急需大批服务员,月薪1300元左右,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酒店招聘摊位前冷冷清清。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称,现在广州最缺工的行业是机械加工、服装、鞋业等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占了全市总需求一半,物流、餐饮、旅游业人手不足问题也很严重。
“已经有两年工作经验了,去年又参加了培训,打算换一份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位24岁的年轻人介绍,之前做普工,感觉没什么前途,自费培训学了门技术,打算去做技术工人。
在深圳几个劳动力市场采访了一些20岁左右的求职者,这些人大多神态轻松自信,纷纷表示,希望工作有技术含量、工作环境好,还能有上升空间。90后的小陆表示,不到万不得已,自己绝对不会做流水线的工人,太辛苦了,经常要加班。
新生代工人求职正在升级,深圳市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90后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等都与父辈不同,企业应正视现实,建立可以让他们持续成长、安心工作的机制环境,应当建立可以让员工在企业内得到成长的机制,为90后创造条件,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