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中国将出现超过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2日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透露的数字。此前一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在同一场合表示,“估计今年3月份中国贸易可能出现逆差”。
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一判断的依据应该来自海关总署的旬报数据,海关总署一般会在次月的12日前后公布上月的贸易数据,不过每10天会向国务院、商务部通报初步的贸易数据,决策层手中至少已经掌握3月前20天的大致贸易数据。
数位受访人士初步估计,进出口恢复的不同步导致了贸易顺差最终逆转为逆差,金融危机以来,内需的增长要明显好于外需。“也不排除3月可能有一些政府采购的大订单在执行,这都要看最终数据才能厘清。”受访分析人士说。
前五矿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在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口水战逐步升级的关键时刻,3月的贸易逆差将成为中国反驳美国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最好证据。
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温家宝在上述场合说,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国从贸易顺差约200亿美元逆转为到今年3月贸易逆差80多亿美元。
根据本报记者得到的数据,今年1-2月虽然仍然呈现贸易顺差,但是217.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已经同比下降超过50%;更为关键的是,同期的一般贸易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逆差——今年1月-2月,中国实现一般贸易逆差68亿美元。1-2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口1026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958亿美元。
前述消息人士分析,可以断定,3月的一般贸易逆差又再度扩大,甚至完全冲抵掉加工贸易天然产生的顺差。“一般贸易项下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他估计,3月贸易逆差的出现主要归因于这类初级产品进口额的增加。
事实上,在海关总署公布的2月份贸易分析报告中已经提示了这一点。报告说,1-2月的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进口均价普遍明显回升。今年前两个月,铁矿砂进口9607万吨,增长21%,进口均价为每吨93美元,上涨16.6%;大豆进口703万吨,增长11.7%,进口均价为每吨462.6美元,上涨16.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从当前情况看,外需的恢复仍然比较缓慢,去年三、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下降2.6%、增长0.1%,美国的经济增速被认为是与中国的出口密切相关。
有分析人士认为,80亿美元的逆差规模可能仅仅是3月份前20天的数据,最后10天仍然存有变数。他认为,除了上面提及的进出口恢复不同步、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外,目前还不清楚3月是否执行了比较大单的政府采购,这也可能是左右顺差逆转的因素之一。
周世俭判断,逆差的出现不会是偶然现象,“可能二季度还将延续小额逆差的状况,如果下半年世界经济真正复苏,中国的出口明显恢复,预计逆差状况才有可能改变。”
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数年,削减顺差一直是中国外贸政策的关键词之一。2008年末以来外需骤减导致中国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也使中国的外贸政策从“减顺差”调整为“保增长”,直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才又将外贸关键词调整为“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
以逆差反驳升值论
今年2月以来,美国频频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
美国130位众议院议员组成的两党独立团体更在3月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部长骆家辉,要求在下月的半年度汇率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美国商务部以汇率操纵为由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关税。
周世俭说,温家宝在30多位世界500强企业高层齐聚北京的场合,公开谈到可能出现的贸易逆差,显示中方不仅将坚守人民币汇率将维持稳定的立场,更进一步拿出证据证明中国并没有操纵汇率,“因为操纵汇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贸易顺差,而中国一再强调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3月24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将赶赴美国,就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双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不愉快进行交涉。记者获悉,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官员也将随行。
本报早前也曾获悉,商务部、工信部都在对包括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人民升值的压力测试。
有商务部人士介绍,钟山此次赴美的斡旋与正在进行中的人民币压力测试,都是为5月即将召开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作准备,“商务部要通过这些测试了解出口企业的承压能力,为维持汇率的稳定提供证据”。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分析,此次美国再压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与过去有所不同,“美国很清楚人民币汇率问题对改善美国当前的贸易失衡没有决定性影响”。
她指出,美国的核心诉求还是为了扩大本国出口,而对中国来说,也需要进口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今年与往年不同还在于,美国正在逐步放松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奥巴马政府近期提出了一项五年出口倍增的计划,希望创造高附加值的就业,这实际上给中国扩大进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