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话题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被推上了舆论焦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开放市场以便美国扩大出口……进入2010年初春,“人民币升值”也成为中国出口企业老板们的一桩心事。
老板们的心事
3月25日,广州一家从事汽车零配件生产及出口行业多年的李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李先生的出口产品主要面对的是美国市场,在2008年底,记者曾采访过他关于企业出口受阻情况,事隔一年后,他再次告诉记者:“现在最担心的已经不是出口减少的问题,而是人民币到底要升值多少?什么时候升值?”
的确,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博弈”,各企业都有几乎一致的担忧。
珠三角出口企业无一例外地表示:人民币一旦升值,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不少企业称,如果升值超过3%,企业就会亏损。
“外需刚刚转好,做外单利润还是很低,一旦人民币升值,企业要吐出原本就微薄的利润,如果未来棉花的进口配额不进行适当放开的话,那么纺织业在人民币出现升值后可能会出现大量订单流失的情况,平均利润将归零。”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说。
广州市一家婚纱晚礼服出口企业集团董事长蔡民强说:“去年的库存刚消化完,价格却还是2007年、2008年的价格,人民币即使升值1%也是件头疼的事情。”
忐忑不安的还有玩具出口企业。东莞一家制造业出口企业表示:“升值3% 是企业承受的极限,如果迫不得已,我们可能会考虑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广东省外经贸厅一位负责人道出了众多企业担心的根源:“我们的产品绝大部分为可替换产品,不具议价权。国家应再给出口企业1~2年缓冲时间,让优势出口企业逐步掌握议价权。”
调研企业承受力
事实上,当奥巴马再次向人民币发出升值压力之后,商务部曾召集各行业商会和贸易学会人士,推动调研外贸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和企业的现实状况。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先行一步,在2010年1月至2月完成了此项调查,轻工、纺织等商会也已着手开始调研,预计3月中下旬将公布调研结果。据记者了解,在行业和地区层面,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测试的活动最近一直都在进行。
机电进出口商会初步调研显示,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劳动密集型机电企业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机电进出口商会信息部主任齐忠义分析说,机电行业出口占全国出口份额近60%,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3%,如果汇率升值2%,企业就白干,再升值,企业就要亏损。
对于机电行业,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该行业拿到的订单已达1500亿美元,假设人民币升值3%,其损失将达300亿元人民币。因为机电产品中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期限非常长,完成整个收汇过程。短期需要1至2年,中期的需要2至4年,最长的能达到7至8年。
除此之外,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陈乃醒表示,最值得关注的还有那些“不起眼”的日用品。部分日用陶瓷、眼镜、打火机等产品,它们的附加值低、利润率更低,长期处于低端竞争中,其行业利润多保持在1%上下,外界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让他们的经营面临“断炊”的风险。此外,陈乃醒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应该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应变能力,如果升值启动得过早过快,那么中小企业为应对升值的一系列布局还没做好,慌乱迎战,必然造成更大的损失。
回暖趋势不改
尽管面临升值的压力,担忧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但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升值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此类企业基本集中于两种类型,其一是俗称“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类。另一种类型,即利润回报率较高、产品同质性低的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位于同类产品中的金字塔顶端,主打差异化和功能性,从而和其他同行业区分开来。由于出口产品的原料正是进口而来,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几乎可以在一进一出间对冲。
持乐观态度的一些分析机构认为:“人民币币值问题只是影响出口的因素之一,而整个全球的外需形势才是决定出口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衰退,主要贸易国的库存回补需求,加大新兴经济体外需扩容,这些将为中国出口的回暖提供新的契机。加之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2010年出口回暖的趋势不改。”
事实上,近几个月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向东盟的出口增速一直显著高于我国出口的平均增速。2009年12月份,中国对东盟区的贸易额达到了131亿美元,同比大增51%,自此以后,对东盟区的贸易额增幅都在50%以上,特别是今年2月份,这一增幅达到了53%。
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以宁波为例,在上一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只要企业能够拿到出口订单,宁波市政府便运用自身的财政及时给企业做退税补贴。这使得企业在拿到订单后便能立刻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张燕生表示,政府做的不仅仅是研究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研究一旦升值后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因此,出口企业没有必要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