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要求各部委及相关部门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提出要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对纺织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历史机遇。这个机遇一方面来自于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振兴,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产业调整进程决定了机遇出现的时机,创新水平则决定了我们把握机遇的能力。不过,仅仅抓住一个机遇是不够的,纺织行业还要借此机遇真正站到一个新平台上,实现由纺织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这就需要纺织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一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调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笔者认为,这就是对纺织行业发展方向的最佳注解。
对于调结构这场历史重头戏,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标准有三:一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是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其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被视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首要条件。纺织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和传统产业,能否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纺织行业调结构的重头戏能否唱好,传统产业能否搭上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快车,纺织强国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不仅在于政府能否“推一把”,还在于纺织服装企业如何作为,在于纺织服装企业能否真正地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生式增长,从接单加工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国家制订的加快纺织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的具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继续拓宽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大力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培育纺织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发碳纤维、芳纶、经编等新兴战略性纺织高科技材料。事实证明,传统的纺织在新兴战略性产业领域大有可为。
当然,自主核心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自主创新能力更不是喊口号就能提高的。现在,中国纺织工业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道路,即“海纳百川、本土消化、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纺织工业要调结构,建设创新型产业,需要更多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加快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以自有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双轮驱动,带动产业创新和升级,实现由纺织大国向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