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织布,因为转变了生产方式,在产量与效益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劳动人数却大幅下降。杭州萧山兴达布业织造有限公司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
兴达布业自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1.5亿多元,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淘汰传统的机械提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董事长王顺富不无骄傲地说,“如果按原先的生产方式,达到现在的产值需要近千人,而实际上我们只用了300多人。”去年底,兴达布业又投资近6000万元,从国外引进60台电子提花机。
在萧山衙前镇,有许多像兴达布业一样成功转型升级的纺织企业。近几年来,该镇淘汰了近1/4的落后纺织设备,普通纺织机减少2000余台,与此同时,引进了大量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设备。
产业转型升级
怕不得、慢不得,力度也小不得
衙前镇是“中国化纤名镇”,全镇工业年销售产值占萧山全区的1/10。然而,作为传统产业大镇,高耗能与化纤纺织“一业独大”(化纤纺织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5%)一直是衙前镇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镇党委书记徐妙法分析说,衙前镇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今天的产业规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比较优势越来越小。益南化纤集团董事长沈浙宏给出了一组数字:“职工工资上调10%,电费比去年上涨4%,银行存贷贴现利率也涨了70%。成本上升了,利润却降下来了。”
“对衙前来说,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显得更为艰巨和紧迫,既怕不得、慢不得,力度也小不得。”徐妙法说。
拓展产业链 衙前人开始新长征
2008年7月,青云控股集团针对氨纶丝价格销售不畅和高耗能的双重压力,毅然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并投资1.3亿元,对2条氨纶生产线节能优化技改项目进行改造,于去年11月投产。副总经理周云仙介绍说,“据专家测算,与改造前相比,年节省1.83万吨标准煤,毛利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此外,青云控股集团去年和今年已投入5亿多元,投资资本密集的氨纶丝原料生产以及物流项目,形成氨纶原料、氨纶生产和仓储物流的产业链。
像青云控股集团一样,在刚性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情况下,该镇有实力的企业在构筑产业链中,日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上游拓展。据统计,目前,该镇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1家建立起产业链,全镇80%多的工业产出来源于这些链式发展企业。
寻找新蓝海 出巨资鼓励企业内涵式发展
从衙前镇制定的《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品质提升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镇正在走一条重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自主创新、精品高效、节能降耗、市场营销”的新路子。
化纤纺织对衙前来说,虽然仍是“一业独大”,但该镇新兴产业的培育也很有成效,涌现出一批像东南网架、杭州前进风电齿轮箱有限公司这样自主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为鼓励企业内涵式发展,衙前镇对自主创新、内涵发展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去年,镇财政共拿出700万元左右,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到目前,全镇已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企业1家,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1个,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件;另外,省市区各类创建项目有80余项。
近两年来,衙前镇仅金属板材年产产值就将近20亿元,风电齿轮箱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正逐步壮大。据统计,今年,该镇非化纤纺织投入项目,计划投入2.6亿元。 同时,衙前镇还计划依托人文资源、水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杭甬运河杨汛码头物流业,引进投资2亿元,启动凤凰山休闲度假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