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汉派服装“名声”不好,武汉不少服装品牌挂上了洋标签,许多消费者感叹“汉派服装不姓‘汉’”。
前晚,“施帛”服饰在琴台大剧院举办秋装新品发布会,这个由武汉服装企业推出的品牌,却没多少“汉味”:在意大利注册、在香港研发设计、在深圳生产。施帛总经理李潇坦言,武汉服装产业链不完备,设计、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很大,为提升品牌,主动请外援,走国际化路线。
事实上,不少武汉服装品牌已贴上洋标签或外地标签:乔万尼已在意大利注册,是“意大利品牌”,名典屋、猫人也变成了“香港品牌”。
武汉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昨说,汉派服装虽曾辉煌一时,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武汉不少服装企业急功近利,一味抄袭、模仿,汉派服装因“同质化、少特色”,被市场边缘化。武汉服装企业如今的“洋化”运动,表明其欲主动与国际潮流融合,与世界时尚接轨,是其图谋重新崛起的尝试。据其介绍,这些品牌挂洋名并非“新瓶装旧酒”。施帛每年花24万美元,从欧美购买最新色彩、面料等流行趋势分析,80%的面料从欧洲、日本进口;名典屋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在香港、韩国设研发机构;猫人将研发、营销中心迁到上海。
不过业内分析,武汉女装要在全国重新打响名头,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比如,四季服装均衡发展,加强设计能力、人才储备,营销方式国际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