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确定“认房不认贷”的标准,部分银行提出开始对存量房贷加息,但增量方面,在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与央行、银监会出台具体细则前,商业银行对于4月17日出台《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10号文”)仍在观望。
房地产商会否加入降价行列?哪些地方的投机性购房需求会被抑制?哪些地方第一套自住房需求会被刺激?此次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后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个贷结构的变化。
个贷结构生变
等待有关部门细则出台期间,银行不同地区之间、按揭业务与经营性贷款、零售业务与对公业务,甚至不同银行之间,个贷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银行负责人认为,由于不同地区的房价水平不同,还不能预知不同地区的政策效果,可能会发生一部分地区交易量上升而另一部分交易量下降的情况,因此该行内部的个贷额度分配会发生变化。
“总之房贷相对其他个贷业务,还是风险较小的优质业务,有需求我们就加大投放,没有需求就做车贷、经营性贷款等非按揭个贷业务。” 上述股份行零售银行负责人表示,过去两年来,由于感受到政策的变化,该行个贷的多元化策略已经比较明显,增加了经营性贷款的投放,不过他认为还处于政策过渡期,真正的效果要等到5、6月份才能显现,届时个贷政策会更加明显。
不同银行的个贷投放差异化正在扩大,不同银行所受影响也不同。
1季度银行消费信贷数据显示,工行以1197亿元排名第一,占到该行1季度人民币新增信贷投放的45%左右,农行以1026亿消费信贷占到1季度投放的37%。股份制银行中,招行仍以264亿元的新增量排在前列,接近该行1季度信贷投放的40%,其他个贷投放比例较高的还有兴业、中信、光大和深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该行前两年刚把房地产相关贷款从45%左右降到27%附近,但在今年1季度仅以按揭房贷业务为主的消费信贷投放中,该行新增就达到158亿元,占到全部新增投放的1/3,显示该行的按揭业务似有复兴之势,不过,与其他行月份之间较大落差相比,兴业的3个月之间投放相对稳定。
民生银行则明显压缩按揭业务,1季度消费信贷业务仅新增31亿左右,不到全部新增的10%,该行今年的投放重点都放到了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方面。
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副行长认为,由于不同银行个贷投放强度不同,在此轮政策调控后,按揭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可能会面临回落,一些银行反而可能回升。他表示,随着贷款利率和利润率提高,该行不排除加大房贷投放力度的可能,后三个季度提高按揭业务的占比。
对公业务对个贷业务的挤占,在部分银行则从年初就开始了。记者从某股份制银行了解到,今年年初,由于资本金受限,该行就是通过个贷负增长的形式支持对公业务,4月是二季度的投放高峰期,该行的个贷业务本来在4月份新增了全年计划的20%,但4月17日以来的一周,已经明显停滞,对公业务投放在加速。“如果此次政策效果明显,不排除个贷投放继续让位对公业务”。该行人士透露。
房贷投放新计划待产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马冀告诉记者, 4月17日后,价格多以到手价而非成交价挂牌,且购房者违约率明显提高,显示了市场观望情绪正在影响出售方价格预期。
上海一家银行个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尚未有具体细则出台,他们也无法具体执行。
按照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4月21日的最新解释,“认房不认贷”,首付不低于5成,第二套房以家庭拥有的房屋套数而非贷款次数为准。
不过,据了解,由于房屋的套数记录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而目前这部分系统与银行并不相连接,且在建设部内部异地城市之间,甚至城市的区与区房管部门之间都没有连接,因此银行要执行国务院的最新二套房贷款政策还存在衔接性的问题。
受访银行人士表示,要做到无缝衔接,目前主要依赖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居民房产信息的数据大集中,以及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由于数据集中本身无需跨系统,因此一旦实施起来,也会相对容易。
前述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银行负责人则表示,4月份以来该行个贷放款还集中在处理半个月前的申请,这部分存量并没有受到新政的影响,至于4月17号之后的新增申请,则还处于停滞状态,等待政策明确。
“如果房地产商加入降价,这一波房价降下来,调控政策可能会缓和,如果降不下来,还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该负责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太复杂,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该行也只能观望市场走势,适时投放。
不过房地产商似乎另有看法,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日前告诉记者,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还比较强,房价下调主要要从供给方面着手,因此房贷新政对房价的影响将不会很明显。
一部分的观望则属于少数派。前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该行近两年已经逐渐退出激烈房贷市场的竞争,整个分行房贷存量不到10笔,转而投放一些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贷款等其他个贷项目,因此房贷新政出台后,对该行的影响不大,该行会观望后,再做房贷投放的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