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1日,1欧元兑人民币9.7971元;今年5月20日,1欧元只相当于8.4598元人民币。按此计算,今年5个半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已超过10个百分点。
四川企业担心,欧元持续贬值将使刚刚复苏的对欧出口出现萎缩。
低端产业:纺织业等日子难过
“我们每双鞋要亏45元人民币。”看着汇率报盘,成都艾民儿鞋业有限公司李英说,去年和客户签订合同时锁定的结算汇率是9.8,现在欧元持续“缩水”,成本压力太大了。
中信银行国际部总经理王宇表示,对于用欧元结算的企业来说,必须先以人民币套算美元,再以美元换欧元,存在两种汇率风险。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甚至出现了1欧元兑1.2144美元的近四年多来的汇率新低,不排除还有再创新低的可能。
两类行业的出口企业日子很难过。低端纺织业、加工制造业等一些基本没有产品定价权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本来利润就很低,已无调价空间。
对外工程承包项下大型机电设备出口,受欧元贬值影响最大。
长远之计: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刘欣说,论成本,四川优势不及周边一些新兴国家;论市场,“大路货”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但新产品、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品受欧元贬值的影响就不大。因此,应对挑战的长远之计,便是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数字显示,1-4月,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高新企业较去年同期新增了356家,天威新能源、索尔思光电、绵阳普思等一批转移企业出口大幅增长。同时,纺织服装、塑料箱包等行业出口成倍增长——一双皮鞋280欧元,艾民儿女鞋在德国和法国依然畅销;5月27日,艾民儿在越南的第一家专卖店在河内开张,不少经销商为4000元人民币的一双皮鞋下订单,说明高端产品很有市场。
不少企业认为,与其用同质化产品挤市场,不如加快调整结构,用附加值高的产品掌握市场话语权。目前服装加工业已有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而产业链和产业工人更成熟的四川,正好趁机“腾笼换鸟”,大力发展“微笑曲线”两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遂宁市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多明说,直接出口比在国内加工所获利润还要高20%,去年他们向国家申报了服装面料引导产业升级项目,自己投入3000万元搞技改,投入100万元开发海外市场。欧元贬值期,他们的产品却供不应求。艾民儿牵手意大利、德国行业研发机构,这两个外来团队全程参与艾民儿对欧产品的研发和品质控制。今年1-4月,该公司实现出口731万美元,同比增长超3成。努力调整产品结构的成都阿迪达商贸有限公司和省纺织有限公司,1-4月出口成倍增长。
转型之路各有不同,但最终都体现了产业升级。经过“冬训”,这些企业内生动力增强了。
应对方法:选择用人民币结算
国家将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王宇透露,四川已入围,很可能在本月底就要执行。企业有望今后用人民币与外商结算,降低汇率风险。
中信银行预测,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会控制在0-2%之间,相对比较稳定。出口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可避免汇率损失。不过从之前的四个试点地区来看,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自由兑换货币,企业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受限。“主要是看外方对人民币的接受度。”王宇说,香港和澳门及东南亚地区对人民币结算就较感兴趣。
目前对企业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选择较稳定的币种进行结算,或通过多种货币配置,分散风险。对于被动选择欧元进行结汇的企业,王宇建议,可在欧元“降价”趋势中寻找高点来锁定远期汇率,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