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缝制设备行业一片繁荣 预示服装业迎来春天?

发表时间:2010年05月29日    作者:李华

      长期以来,国内制衣业的景气指数都会在上游缝制设备产业得到一定体现。每当危机来临,或者强劲复苏,生产设备的采购升级与否都会成为服装生产商紧缩或扩张的重要考量。

      由此,在眼下国内缝制设备行业一片繁荣之际,上游产业的强势增长也引发了业界对服装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关注。

      从今年年初以来,服装业的回暖态势似乎得到了上游缝制设备产业的强势“印证”。

      由于订单增长迅速,目前,国内缝制设备产业正面临产能不足的窘境。一些消息人士称,眼下,国内缝纫机生产商的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正急于购置新生产设备的服装企业,甚至,个别缝纫机生产商在今年前4个月已经完成了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额。

      长期以来,国内制衣业的景气指数都会在上游缝制设备产业得到一定体现。每当危机来临,或者强劲复苏,生产设备的采购升级与否都会成为服装生产商控制成本,或进行扩张的重要考量。

      此前,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之初,就曾令我国缝制设备产业整体陷入“颓势”,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屡有破产传闻传出。

      由此,在眼下国内缝制设备行业一片繁荣之际,上游产业的强势增长也引发了业界对服装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关注。

  小订单撑起强劲复苏

      通宇控股集团是一家国内老牌缝纫机生产企业,该企业位于国内,乃至全球重要的缝制设备产业集群地——浙江省台州市,而作为国内缝制设备产业一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通宇见证了缝制设备产业2010年以来的这波强势增长势头。

      “当然,那些宣称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同比增长一两倍的说法是有点夸张,我相信在今年前4个月能完成去年一年销售额的企业也是极少数,因为毕竟我们还处在后危机时代,服装业的复苏有一个过程。”通宇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杨隽斌表示,“但今年来,国内服装业的整体回暖是确定无疑的,整个市场很明显在复苏,比如,我们前4个月的订单同比增长了30%,而包括我们在内,行业内的整机企业普遍存在产能无法满足订单的情况。”

        对于通宇而言,进入2010年来,下游服装产业显现了不同以往的“气象”,订单不停地来,充满活力。根据通宇的介绍,目前的订单很多来自那些有些年头没有更新设备却到了不得不进行设备升级的服装厂,这些服装厂之前曾因全球金融危机推迟了设备升级,而形势一出现好转,它们的“刚性需求”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些“刚性需求”的主要方向是那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比如无油化、低噪音、直驱等类型的设备,显现出服装业在设备、工艺升级方面的需求。

      然而,这样的尝试也具有明显的试探意味。

      “目前看来,服装业最困难的时刻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服装厂还很谨慎,如果他们没有技术改造的需求,就不会更新设备。而即便有技术改造需求,它们也不愿意一步到位,它们还是希望先小批量试试效果,以及出于现金流的安全而不愿投入更多。”杨隽斌表示。

      根据通宇对2010年所获订单情况作的统计,他们接的大多是小批量的订单,订单的容量一般为50台左右缝纫机。这表明,一方面,在服装市场前景仍未完全明朗情况下,服企生产更新更倾向先“试试”。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证实了服装生产领域的新“调整”。

      就今年来的复苏势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曾分析指出,促使这段时间来服企订单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服装生产领域中,大型服企纷纷将服装订单转包给小型服装厂,这直接刺激了小型服装厂的生产设备需求。

  不过,就目前服企所下的订单现实,杨隽斌也有自己的担心,他怀疑这波增长并不是服装市场“全面向好”的结果,是还有其他“非市场”方面的因素作用而成。

      “由于都是些小的订单,我们认为这也有可能是近段时间来大量个人‘被迫’创业的结果,我们担心很多企业或个人出于通胀预期下闲置资金保值的需要而上马服装项目,毕竟服装厂和缝制设备具有一定的保值效果,做服装比起投资一直来比较热的股票等领域,也更安全,不会亏到哪去。一些个体服装店也开始纷纷采购缝纫机,当然,他们采购的数量都是以个位数来计算的。”杨隽斌表示,“总而言之,像前些年那种一次几百台缝纫机,价值上千万元的订单,现在,你很难看到了。”

  被改变的游戏规则

      伴随着国内缝制设备行业2010年来强势增长的同时,还有缝纫机生产商产能不足的尴尬。

      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全行业的问题,它的“发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后遗症”,而不仅仅是眼下服装市场的复苏现实。

  就我国工业缝纫机的生产历史来看,2005年前后曾被认为是我国工业缝纫机产量最大的时期。尽管今年以来,国内缝纫机的销售增长势头喜人,然而,仍没有迹象足够表明,缝纫机迄今为止展现的订单“潜能”能超过2005年的产量。

  这意味着,服装业的新增设备需求并未“失控”,同时,也表明凭借过去的产能基础并不应该造成眼下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产能不足。

  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目前缝制设备业界普遍抱怨的产能困境。

      实际上,阻碍缝制设备行业产能迅速提升的主要环节是基础零部件的短缺,这使得整机生产商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找货,进而限制了生产能力。

      这也被杨隽斌称之为产业链的局部“断裂”。

     “现在我们生产的任何一台缝纫机,即便是按每平方厘米统计,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都非常多,远远超过汽车等机械产品单位面积的零部件。”杨隽斌表示,“别看这些零部件不值多少钱,有些只要几角钱一个,但少一个这样的零部件,就做不出一台整机。因此大量零部件企业倒闭转产造成许多零部件的严重缺货,目前,整机企业仅仅为了找一个种类的零部件,跑遍整个台州市,甚至整个浙江省都不一定能有收获。”  

      零部件产品的缺口造成了缝纫机生产能力的直线下滑,而在这种“缺口”形势中,缝制设备零部件企业的地位迅速提升。

  眼下,国内剩下来的缝纫机零部件企业一扫前些年市场饱和时,他们在整机企业面前的“窝囊”形象。根据现在的“游戏规则”,不仅缝制设备零部件企业只接受现金现货交易,让过去的赊账成为历史;同时,零部件企业还享受到缝纫机整机企业安排的专人“驻扎”待遇。

      “以前,整机企业老板都看不起零部件企业,总觉得他们做不大,都是些小老板,每年他们都不会去亲自拜访零部件企业。而今年形势不一样了,整机企业老板一拨一拨地去拜访零部件企业。现在的情况是,整机企业如果不去‘求’零部件企业的‘小老板’、不请吃饭、不拜访,就是给现金,也买不到零部件产品。而在做到这些后,为了真正得到零部件产品,整机企业还要安排专人‘驻扎’零部件企业,看着他们生产完一个产品就拿一个产品。”杨隽斌表示。

      过去几年困难形势导致的缝纫机装备技术工人储备不足也是目前缝纫机产能无法迅速提升的原因。

      由于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初,缝纫机生产商因市场的大幅缩水,对技术工人进行了大范围的“减员”,这些工人在离开缝纫机企业后,大多离开了这个产业,他们或到服装厂,或进入服务业,或从事其他品类工作。

  而当市场回暖初显,缝纫机生产商开始招工时,这些被迫离开的工人大多已经不再愿意重回薪水并不优厚的缝制设备产业,由此,缝纫机生产商不得不起用缺乏经验的工人,这限制了缝纫机整机企业的生产效率。

  市场复苏有反复

  困扰缝制设备行业的一个产业深层问题是,产业规模太小致使抗风险能力较低。

  服装行业“些许”变动便能在这个产业掀起巨大波澜,当服装市场陷入“颓势”时,大量缝制设备企业便陷入生存困境,而当服装产业“稍微”回暖之际,缝制设备产业便可能出现产能不足,随后,仓促提升产能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根据缝制设备行业流传较广的一句调侃,这个改革开放来被坊间概括为“三起三落”的缝制设备产业,即便把历史上形势最好一年的销售额划归一家企业所有,这家企业也做不到世界500强。

  根据全球金融危机前制定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内容,我国缝制设备产业当时制定的2010年的产值目标也仅为600亿元。

  这构成了缝制设备产业的现实,规模的有限造成了产业抗压能力不足,进而导致产业的起伏频繁。也使得产业内稍微上点规模的企业便开始谋求多元化经营,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无论是龙头型企业中捷、杰克、标准,还是第二梯队的上工申贝、通宇等,甚至“中产阶级”汇宝等,这些企业都有大规模涉及其他行业的投资,很多企业在其他行业的产值已超过了缝制设备产业。

      这个现实也在全球缝制设备巨头身上得到体现,比如以缝制设备业务起家,目前仍是全球缝纫机市场主宰者之一的日本兄弟公司,该公司的缝纫机业务所占公司总业务比重已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仅占总业务的12%左右。

      缝制设备行业的这个产业现实也在眼下的这波因服装市场复苏所导致的产能不足中得到集中体现。

      首先,它可能放大了服装产业的复苏程度,尽管目前缝制设备行业都处于异常忙碌的现状,包括杰克、通宇等一大批企业都忙于生产和扩大产能。然而,随机采访了4家服装业内的主流大型企业,得到的回复仍是谨慎、观望。

      以纺织服装业务为主业的富润控股集团声称,2010年迄今为止,服装业的复苏形势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该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告诉记者,服装行业尽管有所回暖,然而在他看来并不明显,因此,2010年是观望的一年,“我们并不打算在这一年里进行大规模投资。”

      总销售额以千亿元计,同时,也是全球服装经销、批发和进出口贸易重要参与者的香港利丰集团最近也感觉到了市场的波折。该集团董事张家敏告诉本报记者,尽管今年来利丰顺利完成计划内订单,然而,过去几个星期来,受欧洲几国的破产危机影响,欧洲的订单也出现了波折和反复的情况。

      其次,在一波复苏过后,缝制设备产业因产业现实制约而反应迟缓,“危机”破坏了整个产业链的平稳发展状态,迅速呈现出产能不足的现实。更为糟糕的是,为了“弥补”产能不足、及迅速扩充产能,眼下,国内缝制设备企业出现了牺牲质量迅速提升产能,谋求短期利润的现状。

  “今年以来,国内购买了缝纫机的部分服装企业遭遇了一定的质量瑕疵。”杨隽斌表示,“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零部件的问题,很多零部件企业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后,原有的生产模具都不能再使用了,需要重新开模,而新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达不到以前的质量标准的。同时,在整机装备系统中,由于工人都是新手,加上为了赶做订单,或多或少忽视了一些产品质量。”

  目前,在我国服装市场回暖持续,但发展前景仍被众多从业人员认为需要观察的眼下,缝制设备产业已然处于“亢奋”之中,对于国内缝制设备企业而言,如何减少波动成为了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关键,然而,这更多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进步。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氨纶行业初显疲态[2010-05-26] 
·储备棉“三进三出”的市场意义[2010-04-23] 
·供应短缺 纱线展“涨声”一片[2010-04-16] 
·麦考林转型[2010-04-01] 
·高价商铺门外的服装产业变局[2010-02-23] 
·“进”与“退”——汉帛“双城记”[2010-02-23] 


相关资讯  
·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地“中国轻纺城”门可罗雀 出口成交量锐减两三成[2012-07-08]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6]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加工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0] 
·新兴市场抢单艰难——转型中的纺服业: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2012-04-06] 
·品牌之梦的起跑线——服装标准化: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2012-03-27] 
·资金周转陷困局——融资难:压倒服企的最后一根稻草?[2012-03-27] 
相关出处  
·REACH法规再修改 染化料企业最需关注[2010-05-28] 
·2010扮“嫩”时代盛现“无龄”女装[2010-05-28] 
·我国鞋企品牌争相“下嫁”尾货市场[2010-05-28] 
·2009年中国服装业效益逆势而涨 “减员增效”成最大特点[2010-05-24] 
·中国服装百强企业“十强”15年:长三角领先 广东很抱憾[2010-05-24] 
·袁环:服企留人何必都“画大饼”[2010-05-24]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