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这个字眼,一直蛮有权威感。父母长辈们有时哄骗小孩说:“再哭,警察来了,把你抓走!”小孩立刻就乖了。笔者也有朋友在公检法系统供职,平时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可是当朋友穿上了制服,威严感顿现。在这里,制服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要和穿制服的人打交道。比如去医院、银行、邮电、行政办事、厂矿单位等等。看到穿白大褂的,我们知道那一定是医生;行人问路,找个穿警服的心里会更踏实;在大街上丢垃圾,眼光会不由自主地去搜寻穿着橙色马甲的环卫工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凭着这种着装的不同和统一规范迅速地知道对方的工作性质。
可是,笔者一直很纳闷的是,几乎所有的群体都有了自己的“制服”,为什么教师却偏偏没有?
笔者在教学岗位工作了近二十年,送走的祖国花朵数以千计,可是在人群里,除非主动告知对方,没有人凭衣着一眼就能猜到笔者的职业,也绝对不会有小孩看到“人类灵魂工程师”,会像看到“警察叔叔”那样肃然起敬。这是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教师没有代表自己身份的工作“制服”,小孩从小的教育里也没有“十万个为什么找穿制服的老师”的习惯。
笔者近一段时间看到各单位极具特色的制服有感,呼吁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很有必要给教师配上合适的制服。
笔者以为,给教师配上制服,有三点积极性的作用:
一是统一着装,便于言传身教。这一点与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的意义异曲同工。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境不同,贫富的差距便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着装上,笔者曾经教过的班级里,就发生过一个学生因为穿着补丁裤子而被其他学生嘲笑过的事情,这对小孩的心理负面影响其实是很大的,非常不利于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管理。而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体现在着装上也迥然不同。过去可能这种差别会小一点,但近几年,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一些女教师追求个性化着装的思想比较突出,部分女教师经常穿着暴露的衣服出现在讲台上,这对尚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其示范作用是负面的。而如果统一着装,教师少了今天到底穿什么衣服的烦恼,学生也不会再出现因为今天哪位女老师穿了件漂亮的裙子而分心的思想波动。
二是教师制服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尊严,使“全社会都尊师重教”这一口号落到实处。同时,教师制服有利于遏制不良的师德倾向,制服在身,时刻提醒为人师表的职责。这种自我意识的提醒其实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是在公众的监督下产生的共振效应。为什么很多男人穿上“橄榄绿”,立刻就有了保家卫国的庄严感?为什么一个人只要穿上警服,就能赢得信任感?这其实就是自我暗示和他人目光的完美融合。我们现在谈“尊师重教”,其实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宽泛的精神安慰上,与实质性的精神触碰还差一大截,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几年很多大学师范毕业生不愿意留在学生教书,而更愿意去企业或者经商了。
三是很多教师甘于清贫,一辈子教书下来,有一套工作制服也算是给教师一种安慰。能让教师突出自己是教育的主人翁的意识。当然这得花一笔财政开支,但这对于一个成功举办过百年奥运,走过共和国六十华诞,正洋溢在世博会成功举办的中国来说,当不属难事。
最后,笔者想对心目中理想的制服做一个描画:
教师制服原则上不宜等同于一般的服务人员的工作服,当然也不宜混同于警服。宜落落大方,体现出亲和力,体现出师德的高尚;应该是明朗的,阳光的,朴素的,稳重而不呆板,颜色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应该有一整套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特征而有不同的着装变化。也就是说在原则上把握好的情况下,让教师自己选择细节。
当我们的教师穿着得体的制服出现在讲台上,当社会上对穿教师制服的人尊重有加,尊师重教或许就迈开了实质的有意义的一步。
让教师也“制服”一把,让教师制服体现出大国教育的大家风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