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而非单纯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都有不少必做的功课。为此,记者采访了长三角两家企业,从他们的转移路径中也许可以勾勒出各自的转型路线图。
转移是大势所趋
用“狡兔三窟”来形容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的现状似乎挺合适。
每个月的大部分时间,他会呆在老家江苏金坛。1967年前晨风在此创建,最初是做丝绸服装的,内销为主,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以出口为主。目前,晨风在金坛拥有大大小小6个工厂。
从金坛开上两个多小时车,就可以到达上海,事实上,晨风的总部早已于2005年前迁到了那里,由此企业可以更好地拓展出口业务。在紧挨上海的昆山,晨风还拥有一个漂亮的工厂,因为交通便利,其中一栋厂房现在被用来作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出口创新能力培训基地。
今年以来,尹国新还经常开上3个多小时车,去往苏北城市宿迁。2002年前他在这里建了厂,现在正在扩建,预期10月竣工。这里的用工成本大概要比金坛和昆山低20%,另一个区别是,这里的1300名工人都是当地人,而金坛4200名工人中70%是当地人,昆山1000人中却有90%以上是外来工人。
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作为苏南的产业转移承接地,看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尹国新说暂时没有考虑向中西部转移。宁波狮丹努集团则把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在了邻省安徽。
成立于1994年5月的狮丹努是以出口为主的针织服装企业,从年销售额3000万元,做到2009年的18.05亿元。
“转移是大势所趋。”宁波狮丹努集团一位负责人说,20世纪90年代,他在香港看到很多服装厂,但2000年去的时候几乎都消失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为降低成本,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企业纷纷转移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些地区已成为我国的服装生产基地。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用工等成本的增加,中西部地区凭借用工优势以及产业链的完善成为转移承接地。
该企业早已相中安徽芜湖南陵县,并在那里建了拥有400人的样板工厂,今年6月底将投入2.5亿元大规模建厂,占地面积180亩,预计3年完成,项目达产后年产各种服装5000万件,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用工约6000人。
不打无准备之仗
安徽距离宁波比较近,狮丹努的员工原本就有60%来自安徽和江西;狮丹努交货主要在上海,距离安徽也近。这些都使得安徽成为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而产业链的完善则是狮丹努选择落户南陵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陵作为安徽省出口服装加工基地,目前拥有纺织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15家,区外各镇纺织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12家,初步形成集织布、染整、绣花、印花、制衣等全功能的产业链。下一步狮丹努将在芜湖逐渐建立一个染色厂,完善产业链。
宿迁也可能成为狮丹努的另一个转移基地。不过,因其地理位置以及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目前该项目还未启动,处于观望阶段。“要考虑好了再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在不少企业将触角伸到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甚至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时,狮丹努却有自己的考虑。“从出口来看,我们交货主要在上海,转移到内地的话运输成本太大了。不过,我们现在正在创品牌做内销,以后有这个可能。”此外,他曾去越南考察,发现“当地原材料、劳动力水平、工资和安徽差不多,布料90%来自中国,而且基础设施太差”。
对于东南亚地区,尹国新同样觉得其产业配套等方面远不如国内成熟,更重要的是,这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纺织服装行业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如果转移到国外,可能企业成本降低了,但不利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
他认为,目前在国际上我国最有竞争力的就是纺织服装行业,但国内企业众多,价格竞争激烈,高品质、创新的比较少。“政府引导好的话,应该把高中低档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都留在国内。东部毕竟早走20年,可以发展中高档服装,中西部以中低档为特色。”他希望这次转移同时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过程,“不升级的话,转移过去了也很难生存”。
地方政府应明确方向
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资源配置,在产业转移中走在前头的尹国新尝到了甜头。200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晨风销往日本的梭织服装出口额排全国第一。
在他看来,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的除了企业,还有承接地政府。他觉得,一些地区一味强调土地便宜、税收优惠,不明白自身在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劣势何在,“只说距离机场、火车站有多近,几年后,人家高速公路都修好了,你拿什么同别人竞争?”
还有的地方招商缺乏明确方向。“什么都想招, 高科技的企业也想,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要,但有没有想过高科技的人力资源从哪里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又是否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他指出,“目前来看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怎么转,转到哪儿,地方政府还要提供更透明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可以给企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