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30年后世界纺织纤维需求总量将突破1亿吨,而受耕地资源、石油资源的限制,棉花和化纤产量不能无限制增长,必须有相应的替代资源出现以满足生产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需要,未来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纺织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玉米纤维、竹纤维等纷纷落户泉州,泉州在纺织业方面的新竞争力正在体现。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的纺织工业大国,仅2008年各种纤维的生产与使用量已接近全球的50%。对于处于这样一个比例水平的产业,传统的产品和模式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开发生物再生资源已成为近年来纺织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在这种趋势下,通过‘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我们与美国杜邦合作推出生态保暖棉。这种生物基材料32%的重量来自天然玉米糖成分,取代石化原料,其制成过程中不仅比后者少消耗30%的能源,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减少63%。”泉州恒丰化纤有限公司洪义锋表示,尽管新材料制品的价格相对传统产品较高,但由于具有柔软手感及出色的拉伸和回复性能,既能满足高档服装对版型的苛刻要求,又能满足运动装对轻便灵巧的功能诉求,因此他们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外一些大服装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
同样是“6·18”上的项目,同样是开发新型纤维,福建宏远集团则是将重点放在开发竹纤维上面。近日,记者了解到,福建宏远集团继建成5000吨/年的新溶剂法竹纤维生产基地后,将投资3.8亿元打造国际竹纤维示范性生产基地,在数年内建成5万吨/年的新溶剂法竹纤维生产基地。目前该企业正在福建省内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基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纺织产业并不像人们所称的那样,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只要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产品的创意、健康、文化等元素的运用,更好地把握和适应消费需求,利用中国纺织产业在世界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纺织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