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从昨日起,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刚果(金)、莫桑比克等26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60%的产品将开始享受对华出口免关税待遇。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指出,这是根据中国与上述国家签署的相关换文而采取的行动。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产品对华出口关税是中国切实履行中非合作论坛承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双方平等互利合作关系的重要举措。
促进中非贸易平衡健康发展
西亚非洲司该负责人表示,自2005年起,中方就开始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方又将受惠商品范围扩大至478个税目。该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推动了非洲众多商品的对华出口。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副研究员韩燕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是中国在采取切实的行动,促进中长期内中非贸易平衡健康发展。
“中国此前从非洲进口的大多是能源与矿产,而对于那些非此类产区的国家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存在顺差。而此次的行动则是促进这些非能源国家对中国出口,切实做到中非贸易再平衡。”韩燕指出,实际上,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非洲对华出口的措施,只是零关税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我们在广交会的进口展区,专门设置了非洲展台。考虑到非洲出口国路途远、成本高,还专门减免一部分运费,并提供免费展台。这些都是为了让非洲国家展示其特色产品,并通过广交会的平台,让非洲产品走向世界。”她说。
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赵忠秀院长则进一步向记者指出,这是中国在遵照洛美协定,切实地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事实上,非洲85%的人口还没有享受到工业文明。除了资源性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很少。”赵忠秀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到这些市场,会冲击到当地的民族工业。”
目前,在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30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中,安哥拉、塞内加尔、尼日尔、索马里4国的换文正在办理中,计划于2011年初开始实施。
为进一步向非洲商品开放市场,增强非洲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2010年之后的三年内,中国政府将逐步给予非洲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今年中国首先开始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免关税受惠商品由此前的478个税目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这是中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做出的决定,是一种单方面、自愿的给惠政策,符合WTO规则。
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除却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因素外,赵忠秀也向记者指出,这一系列切实措施表明,在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中国开始主导。
6月14日, WTO公布的全球贸易检测报告中指出,在2010年的前4个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在减缓。总体来看没有2009年密集,也没有发展成为大的贸易战。
但是,以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却在强化。报告援引数据说,在去年采取的一些贸易救济措施中,一些已经终止执行,但是也有一些继续强化执行。一个很大的佐证是,在限制贸易的措施项下,增加与减少的比重大约是:进口为3∶2,出口为5∶2。
赵忠秀说,这表明中国在采取切实行动,促进与最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便利化,而不是所谓的“去顺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贸易快速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8年扩大到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而与此相呼应的是,今年3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专访时指出,以去年为例,中国的外贸顺差73%存在于中美之间,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逆差达1200多亿美元,中国和拉美国家贸易也是逆差。中国与5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也呈逆差。
赵忠秀对记者指出,中国下一步的计划应该是首先通过投资援助提高非洲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收入水平,而不是通过输入产品以替代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国会帮助当地建立生产体系,积极拓展内部市场。” 在此基础上,会帮助非洲国家模仿中国道路,提高产业竞争力,使得高质量的非洲商品能够出口到全世界。
而就在不久前商务部的援外课堂上,陈德铭与莫桑比克政府官员们进行交流时也提到,当前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兴起,非洲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搞开发区的经验,更多地承接产业转移,而中国也将鼓励有实力的本国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