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贵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将这个问题抛给十余家纺织类院校,回答全部是肯定的。其中成都的一家职业类专科学校答案更是“我们的学生今年100%就业”。行业内一位专家对这样的答案认为“就算是有水分,也不会很大。今年纺织服装业的复苏极大地带动了毕业生就业”。
确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就算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服装消费增速仅次于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汽车类商品消费增长。进入2010年,行业虽然依旧面临外围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各种原辅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信贷收紧等困难,但总体上行业复苏已成定局。此时,企业为在行业回暖之际抢占先机,开始新一轮的人才储备,从而为2010年毕业的纺织服装专业大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
就业率上升 就业地区集中
不同的院校发出同一个声音,就是“今年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上升”。
北京服装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孟庆瑶反馈的信息,今年的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企业质量高。“今年来校招聘的纺织行业企业数量比往年增多10%,而且来自南方和北方的行业都有所增加,企业如安踏、特步、李宁、科倍等的招聘人数、薪资等都有所提高。”孟庆瑶说,与企业招工数量增加相对应的,毕业生求职的积极性也在增加、求职主动性提升,在去年金融危机后,学校加强形势引导,毕业生从进入大四后就筹备求职,思想上比以前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信息则更具体。从2009年起,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人数基本稳定在5000人左右。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1日,西安工程大学5974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4.91%,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89.36%,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74.45%。而截止到2010年6月1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共有5424名毕业生,就业率75.3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4.16%,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0.80%。而截至6月16日,2010届毕业生尚未派遣离校,如果统计日期延长至9月1日,就业率超过去年已成定局。
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消息称,2010年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喜人,供需比达到了1:3,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威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比去年好很多,本科毕业的455人,基本全部就业。很明显地感觉到纺织业在复苏。而且今年一个新的特点是,江浙一带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开始执掌企业,这些年轻的企业老总具有更现代的管理思路,希望打破家族式管理,所以开始大量招聘大学生来完善企业的人才结构。
虽然就业率都在上升,但就业范围却依然集中在纺织服装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毕业生就业地区依然侧重北京、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等纺织服装行业较发达地区。而位于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大致为:到苏南地区的40%,苏中苏北地区13%,京沪浙粤15%,西部地区6%,其他地区26%。
武汉纺织大学的2000余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和华中地区的纺织服装行业。中原工学院纺织服装类毕业生有近90%落实了就业去向,就业地区同样是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地。
用人单位 加大人才储备力度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转暖和国内需求的拉动,2010年,多数企业改变了对经济形势持有的观望态度,加大了人才储备力度,入校招聘的企业数量增多。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2009年9月~2010年6月,该校共举办了3场大型招聘会,参加企业共471家,提供了12438个工作岗位;155家用人单位入校召开专场招聘会,共提供了3345个工作岗位;来函待招企业160余家,共提供岗位数2240个;通过教职工、合作单位等其他方式搜集岗位1437个,较2009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大部分企业将2009年缩减的用人计划重新投入校园招聘活动中,因此,企业岗位提供数量及选聘人数较往年有大幅提升。2009年10月下旬,深圳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到西安工程大学选聘毕业生40余名,但仍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同年11月中旬,该公司第二次入校招聘毕业生30余名。广东溢达集团、真维斯集团、中国梦娜控股集团、浙江红黄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爱普拉斯集团等企业招聘人数较往年均有大幅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力度加大。
中原工学院就业处副处长贾朝业认为,影响纺织服装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因素有二:一是振兴规划的执行,二是经济形势好转。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纺织服装业进行了一次洗牌,许多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缺少长远规划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而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企业都开始真正重视技术、品牌、企业战略等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而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的打造,其最根本的都离不开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招聘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迫切需求,主要是为下一步发展所做的人才储备。
三类人才受企业青睐
由于企业将发展重点转移至国内市场的开拓,因此,从2009年开始,与市场开拓、营销、企业管理有关的专业就业率大幅度增长。2010年,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需求量大幅提升。此外,随着纺织企业自主品牌开发力度的加大,艺术设计类专业岗位需求量增加,三方协议签约率较往年相比大大提升。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谢春萍总结说,目前纺织行业三类人才缺口较大:第一, 国内纺织企业目前正处于战略化、多元化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能够拓展品牌文化、引领品牌规范、持续性发展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第二,懂专业的经营销售类人才紧缺,目前缺岗率较为普遍。由于近两年外向型企业纷纷回归,登陆国内倾力打造自有品牌,需要大量能够驾驭时尚元素、熟悉内贸设计、熟悉内贸运营、有销售渠道的销售人才,以及中高端品牌市场化操作的企划人才。第三, 研发设计类(技术型如面料设计、服装设计、工艺设计、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岗位)人才紧缺。
可以与上述结论相印证的是,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两个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后一般承担技术、生产管理、销售、行政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以及中国纺织业与国外合作伙伴及竞争对手接触的增加与深入,能够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外法律法规的国际纺织品贸易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精通纺织品国际或行业标准、了解国际知识产权法规的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个人能力 要求进一步提升
从纺织类毕业生就业需求来看,需求数量较去年有明显增加,有“实践经历”、较强“产品设计能力”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服装类则更强调实践能力,对“即用性”更加重视。
多个院校均表示,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交流、应变和管理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提出要求,而且更加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工作,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更加倾向于录用班级干部和学生干部。此外,用人单位招聘程序愈加复杂,大部分单位要进行2~3轮面试,个别大型企业甚至要进行2轮笔试和3轮面试。
中原工学院就业处副处长贾朝业表示,目前纺织业内需要具有较好业务素质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业务素质表现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与其相应岗位结合的各个方面技能,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必须具有的素质。需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从事纺织产品开发等基本素质。现在的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专业面向太宽,与目前纺织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用人单位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职业化培养,这应该是高校教育工作面对的一项普遍问题。
北京服装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孟庆瑶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太满意,且认为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窄,不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完成角色的转变。此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觉得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摆正心态是很重要的,而这一点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还需要学校多加引导。
孟庆瑶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提出了要加强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是用人单位反映的最大问题,之前我们也就此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我们要下更大力气为学生联系实习机会,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同时希望能改革陈旧的规章制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达到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