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威胁对中国进口产品强征保护性关税,以报复中国汇率政策在他们看来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在过去,这种威胁只是威胁。现在,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可能把威胁变为行动。
这是因为美国国内的舆论正在变化。主流政治家、媒体甚至商界人士都在开始呼吁采取反制北京的行动。本月早些时候,曾任英特尔(Inte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的格鲁夫(Andy Grove)说,美国应该对劳动力外包的产品额外征税;如果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场贸易战,那就像对待其他贸易战那样对待它──去打并打赢。呼吁采取这种措施的远远不止他一个人。
所以,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发起的惩罚性立法在华盛顿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这位代表纽约州的民主党人士希望修改美国法律,以允许对中国进口产品额外征税,从而抵消所谓人民币低估形成的“补贴”(subsidy)。这类关税的规模每年可超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美中两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已经在一些国际规则上达成一致。很明显舒默已经被说服,认为美国采取上述行动与这些规则所规定的美国对华义务多少相符。但真的相符吗?其实一点也不明朗。
一般来讲,中国的汇率政策对中国生产者有利。根据WTO规则,政府采取的措施要符合“补贴”的定义,必须是一种“财政捐助”(financial contribution),而且这种捐助必须是“具体”地针对“特定企业”(除非仅限于出口或仅限于较进口产品优先使用本国产品)。毫不夸张地说,在WTO争端调解过程中,是很难证明中国汇率政策符合这个定义。WTO的争端调解中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种论断或者说是裁决。
但考虑到美国正在经历的是一种“无就业”的复苏,每一个空缺岗位仍对应着五个正在找工作的失业者,事实或许会证明,采取上述措施将广受欢迎。在谋求于11月选举中连任的国会议员中,可能很少有人会在听人劝说后,因这种立法可能不符合国际法而放弃对它投赞成票。他们只会看到眼前的政治利益。
一两年后,美国可能对中国输掉一场WTO官司,但这种可能性同样不太可能阻止议员们投赞成票。到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获得了连任。今后如果美国输掉WTO官司并拒绝遵守裁决,中国可能会合法地施以大范围、高代价的贸易制裁,不过那也没关系。
值得称赞的是,奥巴马总统在汇率问题上不再沉溺于煽动性的言论,或是采取轻率之举。上周,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拒绝按照美国法律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显然,奥巴马政府依然倾向于把静默外交而非对抗作为解决汇率争端的最佳途径。
中国政府毫无疑问也希望缓解紧张的形势。上个月20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北京方面宣布将取消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做法,允许人民币升值。此举令多伦多峰会上围绕中国的激烈争论有所降温,不过,不幸的是,并没有降低华盛顿不断上升的政治温度。
原因之一是中国同时也向国内出口商保证,人民币只会逐渐升值。自声明发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几乎丝毫未变。盖特纳最近指出,他将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
尽管奥巴马有良好的初衷,他可能无法在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来阻止舒默(Schumer bill)法案的通过。很多美国人认为,人民币的疲弱使中国更便宜地向美国出口产品,而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则会变贵,掠夺了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助长了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在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对国会的继续控制将会面临严重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将难以否决这样一个颇得人心的法案。
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陷入对各自都没有好处的贸易冲突之前,双方都必须行动起来,缓解这类紧张气氛。假如舒默法案生效,它将阻碍两国维持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在中美两国都实现更大繁荣方面正在做出的努力。无论政治上面临怎样的压力,美国最大的经济利益在于保持美国对中美不断增长、互惠互利的双向贸易的开放态度。
在中国方面,中国可以停止依靠便宜的出口产品实现增长,开始依赖迅速发展的经济中国内消费者的支出。中国还可以重新考虑“自主创新”和其他那些短视的、保护主义的、令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和投资者担心中国将从开放政策退出的政策。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越大、速度越快,贸易紧张形势的缓解就会越早、越明显。
这些行动将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奥巴马和美国其他努力消除关税纷争、将两国从破坏性的贸易战的边缘上带回来的人。他们的成功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编者注:作者James Bacchus曾担任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主席、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贸易代表特别助理,现为华盛顿律师事务所Greenberg Traurig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