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将逼迫企业深加工、创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早在汇改前,不少外贸企业就在嚷嚷着,接受人民币升值幅度极限是15%。而汇改五年来,人民币升值累计已超过这个幅度,外加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倒闭或转移的企业还是少数。
“猪坚强”,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以此形容中国企业,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通过自身积极调整而生存下来。
考虑企业承受度
在周世俭看来,中国在2005年启动的汇率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使货币机制市场化。
“美元、日元都是有升有降,中国汇改目的是使人民币根据市场变化来浮动,而不是一味升值,而且要坚持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尽可能做到窄幅波动。”周世俭称,从2005年7月21日到2007年上半年累计升值幅度大约为8.3%,这段时间升值步伐控制得比较好,但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升值加速,9个月升值将近11%,使得中国出口受到重创,珠三角、长三角几万家外贸企业倒闭。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逼着企业摆脱惰性转型升级。”周世俭说,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尺度把握不当,就会重创出口。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货币纷纷对美元贬值,而中国基本保持汇率稳定。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这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起到重要作用。在本报近日调查过程中,32.76%的受访企业表示这期间汇率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8.05%的企业认为有一定作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水平在长期内走向升值是必然的,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保持汇率稳定,实际上是变相升值。中国依靠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危机冲击之时实现人民币变相升值,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本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冲击。
内销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梅新育认为,在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好的国家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幸存下来,对于幸存企业而言,危机发挥了为它们淘汰竞争对手的作用,订单总量虽少,但更多地转移集中到了幸存企业,反而推高了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其增长率超过竞争对手的幅度扩大了。一旦步入经济复苏,幸存企业就比危机前境况更好。当去年全球经济普遍受到金融危机重创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巨大的国内市场赋予中国产业及对外贸易的一大优势,是出口企业能借助国内市场弥补出口市场损失而渡过难关,从而赢得相对于海外竞争对手的优势。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商务部等部门去年牵头组织多场活动协助出口企业拓展内销,内外销两条腿走路的企业逐渐增多。从本报近日调查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9.26%的受访企业采取减少出口、增加国内销售的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而2008年有7.71%的企业采取这种措施。
内销抵消出口的压力,安朗童话世界(香港)有限公司业务推广总监林彩朗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在去年出口订单下滑三四成的情况下,内销却保持快速增长,在上海、武汉等地方新添了多家专卖店,而且利润远比出口订单高。这家原先以代工起步的港资企业,希望借助内地庞大的市场来冲刺国际品牌。
转型升级消化换汇成本
东莞英硕电子厂总经理汤正才这两年对企业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调整,加强研发,并从OEM贴牌生产出口逐渐转向自主品牌出口。一件电子产品的出口均价从10美元提高到16美元,汤正才不仅从中尝到利润的甜头,还可以比以往更牢固地抓住客户。将工厂从台湾迁移到东莞的他,暂时不考虑再次转移,而是准备利用东莞电子产业优势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经历过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等种种磨炼,不少企业在试图证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限于价格方面。
在本报这次对上百家企业调查过程中,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29.97%的受访企业采取尽快结汇、提前收汇和预收货款的措施,20.98%的受访企业采取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两种方式依然是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方法,而采取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措施的企业占到18.53%,明显比2008年增多。采取转移生产基地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依然是极少数,这次调查中只有3%的受访企业采取这种措施,与2008年的情况差不多。
香港贸发局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指出,近年,虽然有买家增加了从成本较低的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采购产品,但对中国内地出口业务并未造成太大威胁。内地工业集群的完善配套如物料供应、物流系统、工人的高效率和技术,足以抵消成本的增加,令内地得以保存生产强国的地位。
但在周世俭看来,尽管短期内全球尚未有其他产地的规模大得足以取代中国制造,但中国在品牌和技术方面依然落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价格优势上不如亚洲一些国家,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中国制造有必要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人民币升值压力将逼迫着企业通过深加工、创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等方法来降低换汇成本。
“早调整的企业,相对掌握主动权,迟调整的企业,则比较被动,不调整的企业,可能死路一条。”周世俭说。李溯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