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行业升级的最重要动力是提高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我们知道,品牌与商标、技术与专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鼓励科技创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去年举办的中意知识产权论坛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坚持改革开放,一方面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纺织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纲要》,纲要制定了五至十五年重点攻关的28项关键技术、十大新型成套设备技术攻关产业化目录,鼓励中国纺织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逐渐积累自己的专利库,特别是发明专利库。鼓励企业运用专利知识和产业化发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
从2004年开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设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现称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旨在奖励那些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和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科学与基础研究体系的建立,以及产学研相结合、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国纺织工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水平都大为提高。
加强行业自律
中国纺织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新的跨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行业自律,包括社会责任自律、知识产权自律,市场秩序自律。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扩大落实纺织CSC9000T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引导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劳动合同,提高社保福利,加强节能减排,注重环境保护。企业在履行各项社会责任中维护消费者权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把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知识产权自律工作的重要环节。自1997年起,协会下属的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就在其主办的展览会上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与展览会举办地的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合作,处理在展览会期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同时,通过展前与参展商签订知识产权承诺书,以及一系列完善的展会现场知识产权投诉程序,形成了从招展到展览、直至展会结束的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增进国际间合作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与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签署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谅解备忘录》,就纺织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和利用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这种模式对于中国与国际间产业增进了解、提高合作水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原创设计能力十分突出,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纺织服装业拥有世界上反应最快、质量一流、勤学上进的职工队伍。中国与发达国家间可以积极地探索知识产权贸易商机,扩大在市场的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等的转让和许可。另外,重大的技术进步与革新越来越需要专有技术跨国整合。特别是产业链前端和终端的企业,可通过加强国内外产业专利交叉授权,共同开发具有系统意义的新型专利技术,探索新的知识产权合作方式,实现共赢。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意大利纺织服装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意知识产权论坛于2009年10月21日在上海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就提出,加强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互信。希望两国协会、企业就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管理方面多交流、多沟通,使两国企业更清楚如何在彼此国家有效地申请、管理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杜钰洲还希望中意两国纺织企业扩大知识产权贸易,共同提升竞争力。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各分行业协会积极行动,为行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构建各种制度基础。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战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保护机制,加强纺织品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企业品牌意识”。2009年,《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又要求中国纺织产业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材料技术、新型纺织机械技术和其他新型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
为了提高中国纺织机械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多次组织 “纺织机械器材行业专利知识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讲授了专利法知识、专利检索知识、专利诉讼知识、专利战略建设的知识等,为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历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化纤协会着力推动建立上下游产业联盟,上游化纤企业与学校、研究院所,以及下游的织造、印染企业形成联盟,在联盟内部共享技术资源,从而有效避免了技术外溢。在这方面,天竹联盟就是一个典范。另外,化纤协会在积极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加强产品认证,旨在建立完善行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组织人员制订“十二五”规划,加强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要建立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研发体系,要努力实现从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再到工艺、装备、软件集成创新的飞跃,使得整个行业的知识经济和功能化水平有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大专利技术的审批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保护促创新,以创新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