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棉花年度即将在棉花价格的一路高歌中落下帷幕。在2009棉花年度里,全球经济的复苏,给棉花市场上扬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使得国内现货价格一度达到了10年来的历史高点,籽棉收购价格也走出了去年的冰点,给棉农提交了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
距离2010/2011棉花年度还有一个月,前期的不良天气使得棉花现蕾较晚,虽然产量尚属未知,但新棉上市时间推迟已成定局。在新的棉花年度来临之际,为了给业内人士认识新年度市场形势提供参考,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把脉新年度”专题,包括“回顾篇”、“展望篇”、“棉农篇”,从年度市场形势的回顾、未来新年度的市场展望以及棉价变动与棉农收益的关系三方面着手,将更多信息和观点提供给读者。
2009/2010棉花年度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棉花价格创出了10年来的新高。2008/2009棉花年度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随后棉价探底后快速回升,国内棉价由2009/2010年度初期的不足13000元/吨上涨到18000元/吨以上,部分地区新疆棉销售价格达到19000元/吨以上,突破2003年的高点,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推动棉价上涨的因素是,前一个年度棉价大幅下跌至历史低位,导致全球种植面积大幅萎缩,而金融危机过后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救市下,经济快速止跌反弹刺激消费快速复苏。
从具体统计来看,郑棉3月期价格由年度初期的13280元/吨最高上涨至18380元/吨,累计上涨5100元/吨,涨幅达到38.4%,而部分合约一度接近19000元/吨的历史高价。同期,CCI 328B指数也由9月1日的12977元/吨上涨至7月中旬最高的18419元/吨,累计最大上涨5442元/吨,涨幅达到41.96%。大幅上涨成为2010/2011年度国内外棉价的主基调。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据,笔者重点通过数字来回顾2009年度棉花市场。
现象:棉价走势节节高
2009年度,棉花走势十分抢眼,甚至创下近10年多来的历史高位。纵观2009年度国内棉价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
由于2009年9月新疆、山东、河北等主产棉区低温多雨,国内棉花单产大幅下降,最终导致我国棉花大幅减产预期增强,籽棉收购价格在10月大幅攀升。而此阶段市场传出我国棉花产量仅有560万吨的说法,给予2009年末国内棉价持续上涨的足够动力。2009年末CCI328B指数上涨至14700元/吨以上,而国内郑棉期货价格则突破16000元/吨关口,而此时统计的我国棉花产量预期在680万吨左右。
从2009年10月新疆籽棉收购价格走势图来看,籽棉收购价格节节攀升,最高收购价格达到7.2元/公斤,新疆主流收购价格达到6.8元/公斤左右。但由于棉籽价格上涨超过2.5元/公斤,而新疆地区皮棉成本仍未达到13800元/吨,使得2010年3月后国内棉价大幅上涨。从价格走势来看,全年度棉价未有明显下跌,这表明2009/2010棉花行业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1日-2010年2月28日
由于2009年度初期棉价涨幅过大,2009年11月底政府召开“国家棉花调控会商联席会议”,并确定抛售50万吨国储棉,2009年12月22日政府提前下发89.4万吨灌水内棉花进口配额,以增加市场供应,抑制过快上涨的棉价。同时世界经济刚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初各国退出政策干预意图明显,中国面临加息预期强烈,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维持弱势,市场普遍不认为棉价能继续冲高。因此,在政策、基本面及调控压力下,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期间国内现货棉价维持平稳格局,郑棉价格也由16600元/吨的高点回落至15200元/吨左右,接近现货价格。
第三阶段: 2010年3月1日-6月30日
春节过后,受全球经济强势复苏及中国加息预期落空的影响,涉棉各环节的企业开始补充因金融危机而调低的库存,同时内需在政策刺激下明显增长,出口持续好转,国内纱价在春节后开始大幅攀升,并带动棉价上涨。
虽然5月政府出台严禁投机资金炒作商品的文件,并点名棉花,但针对快速上涨的棉价并无任何实质性政策出台,棉价在强劲消费的支撑下持续上涨,企业补库及纺织企业开工率大增支撑了国内棉价大幅上涨。截至6月末,CCI 328指数突破18000元/吨达到18419元/吨的高位,而郑棉9月合约也达到18000元/吨以上。
第四阶段:7月后
7月,纺织市场进入迟来的淡季,同时由于人民币在6月19日重启汇改,出口压力增加,下游需求减弱。因为纺织企业坐拥高额利润,所以纺织企业开始让利销售棉纱,棉纱进入下跌趋势。受此影响,现货棉价也出现回落迹象。同时8月政府计划抛售60万吨国储棉增加市场供应,使得2009年度末期市场资源充足,需求减弱,棉价进入弱势格局。
原因:纱厂出现历史难见“艳阳”行情
棉价的上涨离不开下游纺织市场的支撑,如果缺乏纱布的支撑,那么棉花价格的上涨将是无源之水。因此,纱价攀升是2009/2010年度棉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棉纱利润图表来看,2009/2010年度国内纱厂理论利润大幅攀升,而从图表来看,3月开始纱厂利润开始大幅飙升,4月纱价因市场可能进入传统淡季而稍作停留,5月广交会短期订单增加再次为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国内纱价在五六月份再次大幅上涨,C32s棉纱价格指数突破28000元/吨高点,部分优质棉纱销售价格接近30000元/吨。而部分纺织企业由于在年初低价时囤积大量库存,纺织企业利润大幅增加,此阶段部分企业毛利润率达到20%以上。6月纱厂理论利润达到4600元/吨的超高利润,利润率达到19%以上。随后7月市场进入迟来的淡季,纱价开始回落,但按CCI 328B指数与C32s棉纱价格指数计算,截至8月初,纺织企业理论利润仍达到3000元/吨左右,因此纺织企业对纱价的调整并没有引发恐慌,市场在等待9月新棉上市后的新行情。
2010年新棉种植:现蕾晚 上市时间推迟
2010年4月,由于新疆棉、山东、河北等棉区低温,2010年棉花播种推迟15天左右,导致2010年棉花先天不足。同时由于种植棉花收益远远低于外出打工,内地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大幅下降,预期全国种植面积仅与上年度持平,全国种植面积在7784万亩左右。
7月湖北、安徽、山东等棉区遭受洪水袭击,棉花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单产面临下降的风险。虽然新疆地区棉花长势良好,但由于先天存在不足,对9月天气要求标准提高。上半年新疆地区天气依然偏凉,如果9月霜期提前到来,那么2010/2011年度全国主要棉区棉花单产将下降,最终不排除全国总产量低于2009/2010年度的可能,预期2010/2011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难以超过700万吨。
因此综合来看,2009/2010年度棉花市场没有明显的炒作迹象,上半年度棉花减产成为推动市场上升的主流因素,并推动棉价大幅上涨;下半年度强劲的消费则成为棉价上涨的新动力。虽然今年春播的天气因素对棉价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当前棉价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区域、美棉大幅增产50%以上,并不能对当前棉价上涨提供支撑。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应基本平衡,棉价能否维持强势格局的关键因素在于下游消费情况,建议重点关注2010/2011年度的下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