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驻华大使柳佑益表示,中韩将有望在2011年展开自贸协定的谈判。两国为自贸区协定的努力一直没有停过,但之前的活动都是以非官方、民间调研的形式进行的。如果展开自贸协定的谈判,表明自贸区的建立已经进入官方谈判阶段。
中韩自贸区属于中日韩自贸区中的一部分,在《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中,三国承诺将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努力完成三国投资协议谈判,并将加大贸易便利化力度以改善三国贸易环境。
早在2007年,中韩两国政府就确定了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争取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以钢铁和电子产品出口为主。
有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58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5%。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365亿美元,增长55.6%,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6%。韩国自中国进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6%。贸易顺差达150亿美元,增长117%。在2009年中国的10大贸易伙伴中,除香港和台湾外,韩国排在第5位。根据韩国关税厅统计,2009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为1409.5亿美元。其中,韩出口867.0亿美元,进口542.5亿美元。
建立贸易的呼声很高,但建立自贸区的阻力同时也存在,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的报告中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报告分析认为,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日本的态度是“积极而又担心”,这份担心很大程度上是日本担忧亚洲“一哥”的宝座归谁的问题。
为此,基于政治互信的不足,有专家建议可尝试先推动建设中韩自贸区,再促成日本的加入,但中国和韩国建立贸易区也并非没有阻力。虽然立自贸区的目的和前提是贸易国的共赢,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会存在各国利益再平衡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沈铭辉博士表示,自贸区各方利益博弈分歧很大,韩国非常害怕中国的低价农产品和服装纺织品对它们产生冲击,而中国担心日韩对于服务业和投资领域的冲击。
据路透社报道也分析认为,中韩两国针对自贸协定进行多年联合研究而未果的原因是,韩国决策者担心该协定会被农业游说团体否定。在韩国,农业团体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他们对中国廉价农产品的潜在竞争力感到不安。
对中国来讲,中国在生产钢铁的技术上与韩国比较相差甚远。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将会大量进口韩国的钢铁尤其是高端钢铁产品,但中国汽车行业和化工行业由于相对落后,完全没有优势,将面临着艰难的调整。
另外,沈铭辉还分析出一点重要制约因素,因为中国和韩国同处同一个加工网络中,它们的贸易主要涉及到半成品,所以它们形成的并非一个消费型市场。另外半成品的关税本身就很低甚至是零关税,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建立自贸区的推动力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