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棉花供应量下滑,国内纺织业正面临一场危机。中国做为世界的纺织业大国,棉花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供应必须得到保障,否则整个纺织业链条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然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大幅上升,中国的棉花种植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考验。
棉花产量下滑价格飙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762万吨。2008年全年棉花产量减至749万吨,2009年则进一步减至640万吨;从棉花种植面积来看,2007-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依次为8889.15万亩、8631.15万亩、7425万亩。预计2010年仍呈继续减少的态势,和2007年相比,将减少1400万亩以上。
在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看来,种植面积的锐减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几年的气候灾害比较重,另一个原因是棉花的种植效益已经大大下降,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
种植效益的下降是造成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我们曾经有过测算,正常情况下,要想保证种棉花对农民有吸引力,那么棉花和小麦的价格比应该在8:1,而棉花和水稻的价格比应该在12:1,但是现在大概只有6:1的水平。”高芳表示。
棉花产业链告急
随着近两年中东部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的急剧下降,国内供应减少,棉纺织业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棉花进行生产。据中国纺织网的统计数据预计,尽管乐观估计,今年国内产棉也只有680万吨,缺口仍将达到320万吨以上,中国需要再发放100万吨以上的进口配额。在新疆棉花出运并消化之后,中国纺织业将主要依赖进口棉花。
本来中国棉花就因为国内种植量减少,预期今年将进口30%,加上新疆受灾进口量更要扩大,而印度却在这时宣布停止向中国出口。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产棉国,棉花供应超过500万吨,出口量也仅次于美国。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1-2月,中国从印度进口的棉花量达到总进口棉花量的近半成,数量为26.55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694.37%。印度政府限制出口,势必会在短期内减少中国进口棉花的资源,加剧国内供应紧张局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推高棉价的可能。
以战略眼观挖掘龙头企业
目前,为力保我国纺织业能够健康发展,在原材料这个关键的环节,应该得以严格的把关。做为纺织业重要原材料之一的棉花,在面临受灾、种植面积缩小、经济收益低下、进口受阻等多重影响产出的因素下,政策导向应该让棉农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扩大棉花产量,以弥补不利因素的不足,提高棉花产量。
高芳建议,要想将国内棉花种植稳定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应该仿效粮食品种那样,由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及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中东部棉花种植萎缩严重的情况下,至少应该保住新疆的2500多万亩棉田不受影响,可以给予单独的政策,比如土地基本建设投入、运输补贴等等。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棉花种植面积的节节下滑,势必会引起国家对棉花种植的重视,对重点产棉区以及产棉企业的政策扶持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产棉的龙头企业,以战略性的眼光寻找投资机会。在A股市场上,涉及棉花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有新农开发、新赛股份、冠农股份、敦煌种业等等。特别是新农开发,该公司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首家棉花概念的上市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相关政策扶持和优惠。目前棉花种植面积约25万亩;08年公司棉花总产4.1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0.56%,占新疆产量的1.38%。当然,目前包括新农开发在内的许多涉棉上市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从传统标准来看估值还偏高,这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