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数据的异常之处。自2009年1月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年均25%的幅度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2%,第二季度的增幅则略高于10%。与此同时,上月官方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3.5%。
现政府会不会在数据上做手脚呢?当然,国家统计局的CPI篮子看上去就有这种嫌疑。比如,把诸如休闲娱乐和教育这样的项目和“文化用品及服务”捆在了一起。而总体指标往往与实际生活中的证据——比如快速上涨的足底按摩的价格或肯德基(KFC)的价格——不相符。
不过,尽管货币供应的增速远快于GDP,这些官方数据或许也不是那么离谱,部分原因在于超低的基准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自2008年12月以来一直保持在2.25%,自今年2月份以来一直低于CPI。正如驻北京的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所指出的那样:低利率会把净储蓄者(中国家庭)的收入,转移给净资本使用者(大型国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只要家庭继续提供这份“补贴”,M2快速扩张的通胀效应就可以得到控制。
但这种金融抑制作用有其隐患:会引发资产泡沫、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等问题。难怪8月份的数据有这样的表现:CPI保持温和,而固定资产投资依然高歌猛进,同比增长25%。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