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开始,棉花价格持续走高,9月25日,棉花价格创下近10年新高,突破20000元/吨。
两天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7部门专门对此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决定将从5方面调控棉价,其中包括:保持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和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保护棉农利益、保障用棉需要、稳定市场棉价、规范流通秩序、防控经营风险、深化质检改革。
不过,会议的决定并未影响棉价的上行。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棉花期货再度封涨停,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 但业内人士认为,5项措施没有更加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很难抑制棉花价格的疯狂上涨。5项措施主要从棉花的生产环节、市场流通环节和下游棉纺织企业来平衡棉花的供需。这些措施为稳定棉花价格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和思路,如果这些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稳定棉花价格,但是短期来看,如果没有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将难以改变目前棉花价格疯狂上涨的事实。
7部门没有出台具体的针对性措施,其实也是有苦难言。有关部门对棉花的调控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先看国内方面,新棉虽然已经进入采摘阶段,但产量不会比去年增加多少已在业界达成共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经过前几次抛储,国家手中的棉花仅剩下二三十万吨,对于高达三四百万吨的供需缺口,只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再看进口方面,去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已经占到世界出口量的33.98%。由于前8个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倍,今年上述比例还会大增。即使给企业更多的配额也难以缓解供应紧张局面。同样也会进一步拉高国际棉花的价格。
所以,我国棉花价格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会高位运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游资们可以肆意妄为了。因为,在马文峰看来,棉花的价格已经步入了“危险区”。“国庆节放假之前,我的判断是棉花最高价到22000元/吨,而现在新疆的一些棉花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5000元/吨。现在进入棉花市场已经存在风险了。”他说。
目前看来,棉市风险在下游行业已经有所体现。如今,已有多家媒体报道,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成本高于售价而关门停产;一些外贸企业甚至宁愿赔付违约金也不愿履行合同;就连李宁等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叫苦。同时,零售市场的棉制服装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扬。
风险的大小,还要看我国的整个宏观经济形势。10月8日的快速涨停,与美国实施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预期升温以及日本在时隔4年后意外重启零利率政策有关。如果央行发行货币量继续增加,棉花市场的风险会相对较小;反之,如果货币发行政策收紧,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大。
对于解决棉花供需缺口的长期方案,业内建议,在种植方面,国家需要鼓励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双向提升,给予最低收购价、良种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在储备方面,国家应该扩大棉花储备的覆盖地区和增加储备量,缩小游资炒作的机会,增大游资炒作成本。在流通环节,应制定规范中间商行为的相关制度,规范棉花流通体制,加大市场监管和惩戒力度,缩短棉花供应的中间环节。